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媚色天香 > 媚色天香 第39节

媚色天香 第39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而果然,待走到近处,引她出府的侍女先停步垂首,向轮椅上的人行了一礼,道,“公子。”

安若便也跟着福了一礼。

对方倒是一副温润公子的模样,向她们颔了颔首,目光在安若身上微微顿了顿。

不过不多时,又将目光收回,继续前行了。

安若倒也未多想,待人走远,继续出府,很快就登上了自家的马车。

这也是事实,更何况引她出府的人还在一旁等着,独孤珩也知道,不能留她太久,便颔首道,“孤叫人送你。”

安若却摇头婉拒,“家中马车在外头等着,不敢烦劳王爷。”

如此,独孤珩只能遗憾道,“好吧。”

安若便向他福了一礼,继续往府外行去。

及至半路,视线中忽然出现一个坐着轮椅的男子,由三五个侍者伺候,正朝里头行来。

因此,就算这件事并不算秘密, 但邢漪容的消息,着实有些快了。

当然,独孤珩也有准备, 正是怕有人会作妖,他方才才着人去给母亲送了手串,生怕母亲知道赠珠一事后会不喜安若。

但现在看来, 方才还是有些惊险, 他轻咳一声,对面前的姑娘道,“此事孤也有考虑不周之处, 方才可是叫你难为了?”

看来他是懂了, 安若反倒笑了笑, “并未, 太妃大度, 并没有难为小女, 且王爷的手串也到得及时。”

独孤珩稍稍放心,思及她特来对他提醒邢家之事, 又觉得心内熨帖。

这个问题,由安若口中问出,似乎叫人意外了些。

独孤珩还有些不明所以,便问她,“为何要这样问?”

“方才在太妃面前,邢姑娘提及了王爷送小女珍珠耳坠之事。”

安若不疾不徐,尽力与他缓缓解释,“想王爷当时是微服,身边又只有赵叔,小女一直以为,此事只有赵叔知道。却没想到这才到庆州没有两日,这位邢姑娘也已经知道了,方才还特意在太妃面前询问与我。”

独孤珩眸中微顿,终于明白了她的意思。

却见独孤珩只冷笑一下,道,“有意见又如何?自父王去后,我们隐忍了这么久,也是时候出结果了。”

~~

临安。

一阵一阵的呻.吟声又从不远处传来,掺在夜色之中,犹如鬼泣,直叫人毛骨悚然。

武王在房中烦躁的来回踱步,听见这声音,又忍不住去问新找来的大夫,“世子如何?”

这临泾关乃庆州与夏国关口,太平时期常有边民在那处做生意,也曾繁荣一时,只是前些年两国交战,先王便下令将关口封闭了。

这关口已经封闭了约莫二十年,眼下听他如此说,李太妃不禁有些意外,问道,“怎么忽然有这样的念头?”

独孤珩道,“夏国新君李元智上位,正打算休养生息,前些时日还与我写信求和。我们身处边关,汴京又是那番情形,眼下与其树敌,不如携手。再者,一旦打开关口,从前的贸易便可恢复,乡民也可借机增收,算是一桩好事。”

这话很有说服力,李太妃略微思忖一番,也点了点头道,“听来倒不错。”

独孤珩嗯了一声,却有将话锋一转,道,“不过,母亲也知,边关鱼龙混杂,且涉及异族,一旦恢复往来贸易,如若如从前那般放任不管,大约还是会有不少问题。基于此,我打算设立一个番市处,专料理与番邦的贸易之事。”

所以他只道,“母亲想多了,现如今大业未成,这些事都暂且搁一搁吧。”

儿子一向如此,年前孝期一满,她就曾提出要为他操办娶妻之事,他却拒了,一直到现在也还是推脱,李太妃颇有些无奈。

但她也知儿子性情,只好又转了话题,再度试探道,“近来……邢江可是有什么差事办的不好?今日听漪容说,她爹最近在家里闲着呢。”

独孤珩依然并不太想多说的样子,又是淡声道,“他自开春后一直负责通泾阳渠的事,眼下通完了,歇几日也无妨,母亲想多了。”

李太妃暗叹了口气,这儿子太有主意,什么也不听自己的。

一进门就瞧见母亲正将那砗磲的手串捏在手中拨弄,独孤珩笑问道,“这手串母亲可喜欢?”

李太妃笑瞥儿子一眼,“你说呢?山高路远的去趟江南,还想着给我带这东西。”

这话中的高兴劲儿自不必说,独孤珩也笑道,“路上看见了合适的,就想着给您带回来了,儿子平时忙,也没什么时间陪您,您喜欢就好。”

李太妃很是满意,点了点头,又忙吩咐丫鬟们上茶点,俱都是他爱吃的,不一会儿就摆满了小茶桌的桌面。

只是没等独孤珩端起茶杯,李太妃又忽的想起一事,便忙试着道,“白日里我召了阮家长女入府说话,你知道了吧?”

因着身有残疾,他并未能如独孤氏其他儿郎一般自幼习武上阵杀敌,倒是开发了许多文绉绉的爱好,就譬如这制香。

若论起来,独孤昶算得上制香的行家,其所制的香品质上乘,不输于汴京的贡品,且只是送给身边的长辈用,一般人想买也买不着。

听他这样说,独孤珩便没再多问。

独孤昶却忽然问道,“方才进来时碰见了一位姑娘,看模样应是从前未见过的,不知可正是汴京来的那位阮家姑娘?”

独孤珩哦了一声,问道,“你也知道阮家?”

只可惜安若垂着眼皮,并未看他,只老实答话道,“多谢王爷关怀,小女一家都好,新宅住着十分舒适,爹娘一直对王爷感恩戴德。说若有机会,定要亲自向王爷谢恩。”

“待孤忙过这几日,找机会去看看你们。”

独孤珩的声音却又温和了许多,说着想起了要事,他又问道,“方才在太妃那里,可还好?”

咳咳,他也晓得,上辈子母亲一直对她心存芥蒂,所以自知道她进王府后,便一直悄悄担心着。

安若却道,“太妃宽和仁厚,还赐了小女赏……”

而此时的王府中,堂兄弟二人正遇上。

独孤昶叫了声王兄,叫人将轮椅推至独孤珩的面前。

“难得能在这园中见到兄长。”独孤昶笑了笑,“今日可是不忙?”

独孤珩嗯了一声,神色一如往常般,也问他道,“今日怎么来了?”

“前些日子听伯母说佛堂的香快用完,我回去做了些,今日给伯母送来。”独孤昶笑答道。

她微微顿了顿,认出了此人。

这该是独孤珩的堂弟,独孤昶。

听闻上一任的镇北王有一胞弟,年轻时便因病逝世,只留下这么个患有腿疾的儿子,老王爷怜悯侄子,时常带在身边教养。

堂兄弟间感情也是亲厚,上辈子独孤珩登基之后,将其接去了汴京,并封了郡王。

上辈子安若虽未见过此人,但身处宫中,总能听到皇家的事,她那时便知道这位郡王爷是残疾,那么现在见到的,自然也该是他。

“这几日可还好?都在忙些什么?”

他缓声问她,忍不住又将她看了一遍,虽是淡色袄裙, 民间再寻常不过的打扮,但穿在她身上就是这般亮眼,如同一抹惊鸿,叫这园中的花木皆都失了颜色。

“小女都好,这几日不过帮着父母安顿家中照顾弟妹,多谢王爷挂牵。”

安若垂首回答,察觉他的目光犹如头顶日头,又想起那日在城外时他说的话,不由得想走。

遂又忙道,“小女出来时候不短,怕家中父母挂牵,先行告退了。”

作者有话要说:  来了来了

不知道作者这边的网络问题还是晋江的问题,一直登不上后台更新,刚才才成功,不好意思了宝贝们。

节日快乐么么啾~

第36章

邢江今次并没有随独孤珩去汴京, 而庆州诸人,包括太妃在内, 此前并不知独孤珩赠安若珍珠一事。

大夫扑通一声跪地,连头都不敢抬,只战战兢兢的道,“请王爷恕小的无能,这箭实在是深,又在世子脑中,轻易不敢取出,否则只怕……”

说来也是惨,眼看着高霁中箭已有一个多月了,竟然没有大夫能将箭取出,那箭由他左眼射入脑中,一直插在那里,其惨状连武王这个做爹的都不敢多看。

这倒叫李太妃有些意外,还要设立衙门?

有专人设立律法管理倒也不错,只是……

只是一旦设立了衙门,就意味着与夏国之间不是小买卖,但照理来说,负责边关贸易的衙门该设在汴京,由高氏掌管才是。

而夏国以外还有不少小国,如柔然,匈戎等等,如若此事开了口,便意味着,他们在切断这些番邦与汴京的贸易之路,是实打实的在向高氏挑战了。

这叫李太妃不由顾虑起来,“汴京不知会不会意见?”

只好又道,“政务上的事,论理我管不着,但邢江毕竟是老臣,你父王在的时候最信任他,你还年轻,正需要这班老臣辅佐,如若有什么意见,说开了就好,可千万别生出嫌隙才是。”

独孤珩微微点头,只道,“儿子有数。”

李太妃只好打住话题。

“儿子打算开放临泾关,繁荣两国贸易。”

却听独孤珩忽然道。

独孤珩微微一顿,嗯了一声,神色不变的等着母亲的下文。

“那女子却有些姿色,只是这出身……委实有些低了。”

李太妃不慌不忙道,“不过你若真喜欢,留在身边也可,只是一定要先娶了正妃才好。”

独孤珩心间默默叹了口气。

他知道,母亲乃正统贵女出身,心间门第观念十分牢固,若陡然同她说自己的打算,断然是会遭到拒绝。

独孤昶笑了笑,“听闻兄长亲自领他们入城,还赐了新宅,城中现在谁不知阮家?”

独孤珩嗯了一声,却不愿与他多谈,只道,“你去吧,孤还有些事要处理。”

独孤珩昶应好,就此与他告了别,继续往太妃的懿兰苑去了。

~~

一直忙到晚上,独孤珩才有空去母亲跟前坐了坐。

只是话到此,她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小女有件事,想请教王爷。”

她忙岔开了话题,不免认真的问他。

独孤珩立时应道,“何事?”

却听她道,“小女方才在太妃那里,见到了一位邢姑娘。不知邢姑娘的父亲,可是王爷近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