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生死惊魂游戏 > 第一章 狼蛛游戏群

第一章 狼蛛游戏群(第1 / 1页)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这个男人穿着很古老的中山装,头发向后梳的整整齐齐,油光闪亮。

他开口道:“大家都先安静一下。”

等到众人停止交流,他又说:“我刚才临时决定,为了增加大家的游戏积极性,我将会增加一个胜者名额,奖金依旧是五十万。”

待到大家惊喜的对视之后,他又说:“当然,如果这个游戏里面出现任何意外,我是不负责的。”

意外?什么意外?玩个简单的游戏而已啊?

不过还好,这四个人都挺聊得开的,我也很快打破了内心的壁垒,和他们说笑起来。

这四个人正好由两男两女组成,穿着白色上衣的魁梧汉子叫王魁,是健身教练。另外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子约有二十多岁,带着方框眼镜,叫刘华,用他的话说,是个IT民工。穿着红色毛衣的,长相普通的女子叫徐燕,马上三十岁,高中老师。而最后那个长相清纯的女孩子最引人注目,叫孔晓怡,二十三岁,在她们老家的日报社当记者。

我们五个干了一杯,清爽的啤酒下肚,客厅很温暖,冬天喝啤酒也会觉得很惬意。

我们聊了一会儿,我奇怪的问:“怎么没见狼蛛?他不是这个活动的组织者吗?”

客人都到一半儿了,怎么会完全没有见到主人的身影?

当时的我怎么也没想到,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炼狱才刚刚开始。

十二月二十六号,圣诞节的后一天,群主“狼蛛”突然说要举行一个线下游戏聚会,并为胜者提供五十万元的奖金。

我有些心动,当然不是为了这些钱,而是我从来没有参加过聚会,有了这个机会,我自然十分乐意。

游戏共有九个人报名参加,聚会地点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一栋别墅内。

我报名以后,立马买了飞机票,迫不及待的飞向鄂尔多斯,站到了“狼蛛”所说的别墅面前。

我的人生就像在轨道上行驶的列车,飞速,高效,但是枯燥,无趣。

终于,迷茫的我感觉有了些疯狂的念头;我想挣脱身上的枷锁,飞向自由的天空。可是我并没有勇气去做。

我开始变的狂躁,苛刻,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去咨询心理医生的时候,他告诉我已经患上了抑郁症,还好并不严重,建议我放下手头的工作,休息一段时间。

我找研究所请了一年的长假,回家看了父母,发现自己还是无事可做。

这种情绪已经很长时间没在我身上出现过了。

内容来自【书丛阅读】

生死惊魂游戏

这世界上有很多难以预料的事情。

烈日高挂的夏天,可能下一秒就会落下瓢泼大雨;可爱的小动物,可能是隐藏着致命毒素的杀手。

你听说过狼蛛吗?凶狠,残暴,喜欢虐杀猎物。

我万万没想到,自己会在狼蛛的手下九死一生

我有些疑惑,不过奖金已经完全点燃了除我之外的所有人的热情,我也就把疑惑藏在心里,没有多问。

“能得五十万奖金的游戏肯定不会简单。”IT男刘华推了推眼镜:“再说了,这年头干个啥没有意外?喝口凉水都可能让呛死。”

大家纷纷表示认同,不过我似乎听到了狼蛛轻笑了一声。

狼蛛说:“既然大家都认同我说的话,那我们就开始游戏吧。”

我看着周围的人一个二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感觉有些恐惧。

其他四人纷纷表示疑惑,不过由于是在别人家里,他们也都没有乱跑,狼蛛在楼上的房间也说不定,不过作为主人,他不下来招待一下,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约莫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人都来齐了。

经过自我介绍后,我也把人给认全了:新来的穿着时尚的女生叫赵倩倩,是个网络歌手;染着一头黄毛,面带不屑的青年叫韩天,无业;一位看起来老实敦厚的大叔,王厚实,电焊工;最后一个人则是穿着西装的胖子,钱森,老板一个。

经过交流后,我才发现,这里面除了我,其他人都不是抑郁症患者,大部分人都是冲着那五十万奖金来的,至于钱森,纯粹是来找乐子的。

正在大家热闹的嬉笑之时,客厅连接二楼的推拉门开了,我顺着声音望去,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个戴着狼蛛面具的男人。

鄂尔多斯市人口本就稀少,前几年经济又发达,像这种别墅非常多,而且很少有人住。

这栋别墅也不例外,别墅有四层高,经典又奢华的西洋风格的装修让人感觉非常上档次。

“狼蛛”让我们直接进别墅,我推开院门走了进去,到了别墅的大厅里面,发现已经有四个人坐在西式火炉旁边的毯子上了。

一个看起来很魁梧的汉子,手中拿着大扎啤杯,对我举杯招呼我说:“兄弟,这边。”

我心里有些激动,又有些忐忑。第一次聚会,我应该做些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别人交流?

于是我在网络上寻找乐子,并且寻找抑郁症的自疗方法。

在无意中,我发现了一个名叫“狼蛛游戏”的群,好奇驱使着我加入了这个群。

狼蛛游戏?为什么是狼蛛?

刚入群,名叫“狼蛛”的群主就对我表示了欢迎,这个群里有刚好一百个人,是像我这样的,有轻微抑郁症的人的交流场所。

我仿佛看到了希望,找到了同类。我们愉快的交谈,尽情的说笑,在这一个月里,我非常快乐。

我叫白晓,今年二十六岁,毫不自夸的讲,我是人们嘴中的天才。

二十二岁那年,我拿到麻省理工学院的天文物理博士学位,又在二十三岁那年,拿到了剑桥大学的高能粒子物理学位。同时在多个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人们称我为“中国物理学的希望”“中国科学的年轻星辰”。

去年回国之后,我进入了北京一家有官方背景的研究所工作,薪水非常高。

我是父母眼里的骄傲,是前辈眼中的接班人,是同事眼中的科研狂魔。

但是我一天工作十六个小时,头发已经有些斑白,没有爱好,没有娱乐,没有女朋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