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 第1021章 刀剑与典籍并行,王道与霸道

第1021章 刀剑与典籍并行,王道与霸道(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北京地处北方,气候条件极为恶劣,其实并不适合当做都城。

元、明却定都北京,其中自然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中原王朝的威胁,从古至今都是来自北方。

而北京是华北、东北和西北三大板块的交汇之处。

大明立国之初,威胁来自西北。

“况且自古以来,朝鲜半岛对于中原王朝有着重要意义。”

“隋炀帝征讨高丽时曾说过,‘勿遗子孙忧’,我以为,这话实为至理名言。”

温体仁暗自咋舌。

也只有云真人,敢这么说隋炀帝了。

这么政治不正确的话,别人敢说一句试试?

温体仁的心里又开始犯嘀咕。

云逍笑了笑,“这帮朝鲜人,也太没礼数,知道送重礼给首辅,却空着手来清华园。”

温体仁顿时愕然。

没想到云真人也是同道中人!

不对啊,云真人缺什么,都不会缺银子。

什么事情,能瞒得住这位活神仙?

云真人对贪官污吏,可是从来都没有手软过啊!

温体仁心中恐惧,颤着声音说道:“下官一时贪念作祟……”

“堂堂首辅,就这么点胆子?”

云逍摆摆手,“收受朝鲜人一点好处,又不是盘剥百姓而得,不算什么,收就收了吧!”

云逍放下茶杯,一番高谈阔论。

“咱大明是天朝上邦,的确没错,然而在对待藩属国上,却不能一味地施恩怀柔。”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大明如今是丛林中的巨龙,那些小国是虎豹豺狼。”

“巨龙强大时,虎豹豺狼慑服,恭敬温顺。可万一巨龙到了衰老的那一天呢?”

“以后对待外邦,就要刀剑与典籍并行,王道与霸道并举,甚至要以刀剑为先,典籍后行。”

大明这个宗主国吞并藩属国,不管是用什么方式,从道义上都说不过去。

“在朝鲜扶植傀儡?”

“太祖早就说过,朝鲜人顽嚣狡诈,大明强盛时,他们恭敬顺从,一旦大明衰弱下来,这条温顺的狗首先就会掉过头来,咬主人一口。”

云逍一声冷笑。

朝鲜人可是有这方面的黑历史的。

“其二,以半岛为港口,作为攻打?岛的跳板。”

提到?岛,云逍心中涌起一股怎么也难以遏制的杀意。

温体仁感受到了他的杀意,情不自禁地一个寒噤,心里一阵诧异。

小小的?岛,弹丸之地。

云真人为何会如此仇恨,甚至远胜于建奴?

后来的螨清,其实跟大明的情况大同小异。

因为漠北蒙古被沙俄染指,东北不再是安全的老家,螨清的根基受到威胁,很快就步入风雨飘摇。

其实后世将北京当都城,也是因为毛熊撕裂了蒙古,直接威胁到了东北、华北。

不得已,才有了现代版的‘天子守国门’。

而朝鲜,从古至今都是最能影响东北安全的关键因素。

“为了朝鲜的事情,你专程到清华园一趟。”

“那两个朝鲜人,没少给好处吧?”

云逍看了温体仁一眼,看似十分随意地问了一句。

看似漫不经心的这么一问,却宛如惊雷,惊得温体仁心头一颤,脸色泛白。

朝鲜人送的那些土特产,价值可不低。

而华北是南方的屏障,东北是华北的犄角。

只有同时控制华北和东北,才能够对西北的少数民族形成优势。

一旦东北有变,比如大明撤销奴儿干都司,对西北尤其是蒙古人的优势,很快就荡然无存。

以至于大明边患不断,建奴做大,蒙古部族直接威胁到华北,最终演变成亡国。

这就是‘天子守国门’的深层次原因。

保证会被文人给活活喷死。

云逍忽然问道:“你可知道,为什么前元以及咱大明,为什么要将北京作为京城?”

温体仁一怔,下意识答道:“天子守国门。”

“是这个道理,却没有这么简单。”

云逍摇头一笑,接着一番解释。

那等俗物,只会脏了他的眼睛。

云真人这是在拍窗子给门听,有意敲打咱呢!

朝鲜人送的那些东西,还是赶紧退了,不,送到督察院去。

“咱们继续聊聊朝鲜。”

“大明的疆域,自然是多多益善。”

温体仁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

云真人还是心里有咱老温的。

就这么轻飘飘地揭过了。

可云真人为啥要敲打咱?

刚才是不是说了什么出格的话?

“如此,才能展现巨龙之威,慑服丛林猛兽,屹立于世界之巅!”

温体仁从座位上欠身拱手:“云真人高论,下官受教了!”

他心中很清楚,云真人的这番话,可不仅是给他一个说的。

而是定下了国策,甚至是以后华.夏立身世界的行事准则。

大明立国之前,李成桂篡权多位,成了新的朝鲜之主。

借着中原混战,偷偷摸摸地蚕食辽东国土,甚至一度打到辽阳城下。

后来那场决定华.夏世界地位的半岛之战,多少英烈战死在半岛上?

然而等停战协议一签订,朝鲜人就立即翻脸,到最后完全将华.夏的影响力给排除出去。

“老温啊,有些旧观念要改一改了。”

云逍说完,端起茶杯喝了起来,留给温体仁思考的时间。

温体仁思索良久,问道:“为何不跟蒙元一样,扶植一个亲近中原的王室?”

他的想法,代表了大明文人的传统理念。

在传统的儒家观点看来,华.夏是天朝上邦,同时也是道德典范。

朝鲜一直对大明恭敬顺从,是最为合格的藩属国。

因此自古就有‘朝鲜不宁,种花不安’的说法。

隋炀帝征朝鲜,可不只是因为好大喜功,为了开疆扩土而穷兵黩武。

凭心而论,他算得上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帝王,只不过太急躁、过激了。

“大明将朝鲜纳入版图,除了可以解除东北的威胁,另外还有两个好处。”

“其一,将半岛与东北连成一片,从而发展整个东北的经济。”

要是折成现银,不下三万两银子。

这本不是什么大事情,可云真人过问,那可就成了天大的事情。

温体仁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嘴巴子。

自己怎么就猪油蒙了心。

收好处的时候,咋就不想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