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福运医妃旺夫命,王爷越宠江山越稳 > 第341章 吴王称帝和凌墨萧回来了

第341章 吴王称帝和凌墨萧回来了(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消息传到幽州时,沈冬素依旧很镇定,对她来说,杀吴王还是杀新帝,压根没区别。

就算幽州军在世人眼里,由清君侧变成造反,同样没什么差。

只是有时候猛然间意识到,自己当初嫁给凌墨萧,只是为了能光明正大行医,能开医院,收女弟子。

没想到几年过去,自己竟然要当一回‘反贼’,人生啊,果然是处处有惊喜。

敌人也好,命运也好,永远不可能按你预想的做。

也有骂他殺君殺父,必遭天谴。

吴王冷笑不止,天谴!若真有那东西,每一任帝王上位,也就不会杀得尸山血海了!

长安爆发了继太子逼宫后,最混乱的一段时日,皇城内部杀得城墙根染血,护城河腥臭。

百官这才认清,吴王之前的仁厚都是装的。

也是,一个连父亲都杀的王子,又怎么可能仁厚?

她医术超群,擅长经商,喜爱美食,因出身平民,对底层平民特别优待。

凌王远征那两年,她甚至在北境士族的压制下,坚持广纳流民,硬撑了两年,让幽州不仅没有被士族架空,还变得更好。

之前吴王听说了这些,也只是赞一句,看来凌墨萧当年坚持娶一个农女,也是有点眼光的。

并且他觉得凌王妃守住幽州,对他更有利,烦恼的是太子,所以对派人到幽州打探实情这事,他也不慎在意。

一个边关老城,年年写折子向皇上哭求军资,也就在平民和商人眼中,会觉得那解里繁华太平。

吴王大惊,直呼不可能!若凌墨萧能这么快得到消息赶长安,他早就在接到皇帝的秘信时就赶回来了。

凌墨萧正和高丽激战,幽州哪里有兵来打长安?这是幽州放出来的假消息,就为引起恐慌,让长安大乱。

但很快,吴王接到密报,凌王确实还在高丽战场,但这清君侧的缴文是凌王妃发的,至于幽州的兵力。

是他们估算错误,凌王打高丽,用的是海军和自己的亲兵,而之前打北疆的那支军队,留守幽州。

如今由甲四将军带领,正式发兵长安。

就像她生孩子的时候鞑子攻幽州,这才要打吴王,倭军就来偷袭。

偏偏身体一直很健康的龙凤胎,一起发烧,她已经三天没睡一个长觉。阿沅姐住进王府,帮她照顾龙凤胎。

唯一的好消息是,终于联系上凌墨萧了,她将长安发生的事详细述叙之后,凌墨萧传回消息。

他会尽快赶回幽州,只是如此一来,灭新罗和倭国的计划要推迟了,至于高丽,他已经攻下高丽王庭。

杀了高丽王,只是有一部份高丽皇室,逃到了新罗,只要我们一撤军,高丽皇室绝对会另立新帝。

此时的吴王深刻地体会到,莫修谨这个聪明又狡诈的男人,做同伴时的帮助有多大,做敌人时就有多烦人!

他对莫修谨的杀心,甚至一度超过了凌墨萧。

他还是第一次栽这么大的跟斗,这个男人,竟然利用他的信任,把他玩弄于股掌之中!

吴王的属官都劝他,先登基,只要登基大典一办,他就是君,凌王就是臣。

吴王当然想登基,可因为莫修谨离开时,将他殺君的消息传遍长安,且带走了圣旨。

呃,现在不是做‘哲学家’的时候,照顾着因长牙发烧的龙凤胎,还要时时反馈甲四大军回报的消息。

另外沿海线的防御又加长了,倭军的第二次偷袭竟然是从济州岛上岸的,要不是姜宏在济州建海上钱庄,同时建的灯塔和瞭望塔。

差点就没发现倭军偷袭,若让倭军成功登岸,杀进济州城,沈冬素都不敢想象会有什么后果。

幸好我们守留的海军早有准备,迅速发兵济州,用鱼油火器将偷袭的倭军全部杀死于海上。

在幽州多年的沈冬素,感觉自己已经总结出经验,那就是当你觉得有小麻烦的时候,大麻烦也会立即赶来。

可认清又能如何?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其实都只想太平地活着。

若凌王能尽快回长安平定混乱,那肯定会有人反对吴王登基。

可凌王赶不回来,谁也不确定,吴王的刀什么时候落到自己头上。

很快朝堂上没了反对之声,有一些纯臣选择告病,更多的是明哲保身,不参与这夺嫡之争。

吴王终于登基,以新帝之名,御驾亲征,登上长安城墙,准备反击幽州军。

但在士族和勋贵眼中,不过是个跳梁小丑。

而现在,那个跳梁小丑竟然敢跳到他头上来!wAp.7kzw.org

吴王当即决定,先登基称帝,占了大义之名,不管幽州做什么,他都能将其打为反贼。

他用铁血手腕,很快将禁军首领换成自己的人,凡是反对他称帝的,或杀或抓,用铁血手段让朝堂没有反对之音。

为些有几个老御史酸儒当朝撞柱,大骂他先帝尸骨未寒,停尸不顾,束甲相攻。

吴王彻底慌了,他很是愤怒地质问,凌王妃一个女人,有什么资格发檄文?有什么资格指挥幽州军?

可惜这个问题没人回答他,反正现实就是,檄文已经传遍天下,幽州大军正往长安飞驰。

吴王再不做决断,就真的兵临城下了。

吴王的反应其实也很快,他能跟太子斗这么久,自然不是蠢人。

他只是没想到,这些年凌王妃虽然也表现过超出普通女子的才华,但那完全跟政治斗争没关系。

也就是说,这一仗凌墨萧已经赢了,可对他来说,赢的很不甘心,只能算半高丽打的伤筋动骨,离灭国还差一口气。

他只有诏书没有圣旨,百官之中有一半支持他登基,这是为了尽快稳定朝局,官员最怕的就是朝廷动荡。

而另一半却坚持称要等皇上葬礼之后新帝再登基,而大夏有规定,皇上殡天,必须所有皇子都祭拜之后,才能下葬。

也就是说要等凌王赶回长安奔丧,皇帝入皇陵,然后新帝才能登基。

如果没有那道圣旨,吴王有理由以凌王正在打高丽,回不来,等打完之后回来到皇陵祭拜,也合规矩。

可现在他这么说,是说服不了百官的。偏偏就在这时,幽州的缴文发来,凌王以清君侧之名,为父报仇,攻打长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