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这个大唐不正常啊! > 第二百八十二章:技术与海外领地

第二百八十二章:技术与海外领地(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天竺人的性格决定了那里不能只依靠当地顺民,还需要大批的本土人口迁移过去,在领地内改变当地的文化,最好是让大唐的文化成为当地人唯1的文化系统,如果是这样,说不定可以把那里变成大唐最为重要的粮食基地,至于其他的期望,还是算了吧。

而南洋海外领地的情况比天竺海外领地的情况更加复杂。

那里地理割裂严重,注定管理成本无法降低。自然环境恶劣,热带疾病4虐,开发难度很大。

邹浩然从1开始就没有打算深度开发南洋,仅仅是把它当做剑麻、棕榈、木材、石油、煤炭和橡胶等初级农产品和矿产的原料基地,顺带着建设1批种植园和港口,给大唐的海上贸易提供补给港,仅此而已。

后世直到新世纪,南洋的开发都是困难重重,何况是在这个技术水平更低的时代呢?

李承乾看到了这1点,便大力鼓励发展渔业和海洋捕捞业。他派遣了1批经验丰富的渔民和捕捞船队前往南洋群岛进行捕捞作业,同时还从岭南引进了2十多套罐头生产线、脱水设备、熏制设备,在几个大岛上建立海产加工产,就近对那些捕获得鱼虾进行加工,然后再运往大唐各地销售。

这些海洋资源的开发不仅为大唐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在管理方面,李承乾在当地建立起了1套基本成型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确保了海外领地的正常运转和秩序维护。

总的来说,太子李承乾在天竺海外领和南洋群岛的管理和生产体系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李2对儿子的工作成效相当的满意。

除了农业生产外,李承乾还着重介绍了天竺海外领的手工业发展。

奏疏里提到,天竺自古以来就有精湛的纺织、珠宝加工等手工艺传统。在大唐的影响和帮助下,这些传统工艺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特别是在丝绸、宝石加工等领域,天竺海外领的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很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李承乾的奏疏分为两份,1份讲述天竺海外领地的情况,1份讲述南洋海外领地的情况。

南洋和东南亚的群岛组成的海外领地气候炎热降水丰沛,海洋资源丰富,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1。

这些岛屿上生长着大量珍贵的热带植物和动物,如椰子、香料、珍珠等,这些资源对于大唐初期的海贸提供了相当的支持。

……

太子李承乾具体和皇帝说了些什么没有第3个人知道,外面的人只知道太子在汇报工作时提交了两份有关海外领地的奏疏。

奏疏中首先提到了天竺海外领的自然环境与资源状况。

天竺,位于亚洲大6的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多样,土地肥沃。

天竺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带,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农业生产。

靠忽悠就能让人到海外领地去,那只能说明大唐朝廷费拉不堪。

直到他回到御书房看到离家两年多的太子回来,和太子提到邹浩然说的那些话时,太子的说法让他茅塞顿开。

李承乾说:“阿耶,姐夫说了那么多,其实只是想要表达1句话。”

李2问:“他想说什么话直接说就是,与朕也要拐弯抹角。说说你的想法。”

“儿子认为姐夫是想告诉阿耶,世家人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了。只不过他不好明说这种话,便换了方式而已。”

“他竟有如此信心?”

李2也很清楚,设立两个海外领地的目的并不是真的去搞开发建设,仅仅是占地盘而已,大唐现在连周边和内部的问题都没有搞定,哪里来的精力向海外扩张?

李承乾自然也知道大唐现在的实际情况,他之所以呈上那两份奏疏,就是为了人其他人看的。

1来是看看他这个太子这两年没有白忙活,工作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2来是想把海外领地吹起来,看看有没有冤大头主动去填海外领地。

邹浩然和李2很欣赏他的手段,但是对他的操作方式却不赞成。

不过李承乾的奏疏在邹浩然眼里就是个笑话。

天竺海外领地的自然环境和人口环境的确不错,但是因为天竺本土的原生文化早已经消失,种姓制统治下的天竺人也早已经没了原有的凝聚力,天竺的人口总数可能比大唐还多,可相对封闭,矿产资源方面的限制很大,出了农业和钢铁工业,几乎没有多少潜力。

李承乾奏疏中说可以通过农业、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举措完成对天竺海外领地中的数百万当地人的改造,让他们变成大唐的治下子民。

天竺海外领地在经过建设之后可以成为大唐在海外最重要支撑点,支撑大唐的势力范围继续向西扩张。

邹浩然觉得他对天竺海外领地的定位没有问题,但是太过乐观了1些。

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李承乾采取了1系列措施。

他首先暂停了海外雇佣军团的行动,派遣了1批人员前往南洋群岛进行考察,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分布。

在此基础上,他根据邹浩然提供的更加详细的资源分部图,制定了详细的开发计划。

除了农业和林业资源外,南洋群岛的海洋资源也十分丰富。

这里有广阔的渔场和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如鱼类、虾蟹、贝类等。

李承乾在奏疏中提到,当地居民已有种植水稻、棉花、甘蔗等农作物的传统,且技术比较先进,产量很大。

特别是在香料、宝石等特产方面,天竺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些资源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也为大唐带来了巨大的贸易利益。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些自然资源,他派遣了1批精通农业技术和手工业的人手前往天竺,在当地研究和改良作物的种植技术。

同时,他还在天竺海外领地引进了大唐的先进农具和灌溉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过去两年时间里,天竺海外领建立起了1套完善的农业生产体系,不仅保证了粮食自给自足,还为大唐在海外领地的驻军、办事机构和过往的大唐商船提供了稳定的补给供应。

李2虽然高兴,但并不认为邹浩然真的有能力快速解决世家门阀。

大唐的现状根本不允许世家门阀突然倒下,在他完成布局之前,世家要是突然倒下,大唐势必会迎来严重的内部动荡,有些得不偿失。

李承乾说道:“儿子对姐夫的信心并非没有依据。我这两年走遍了两块海外领地,发现先进技术带来的改变可不只是能生产能多的粮食、布匹、盐铁,技术带来的改变是触及到大唐统治基础的。”

李2打断他的话,把所有人侍奉的人都赶走,才又开始听儿子的看法。

父子俩在御书房密谈了不断的时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