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这个大唐不正常啊! > 第三百一十二章:科举考试

第三百一十二章:科举考试(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安排好这些资金,接下来就是处理大批不动产的事宜了。

邹浩然已经提前处理了部分土地和地产建筑,剩下的按照老办法去处理就好。

会后,邹浩然感慨,还是抢劫来钱快。

李承乾则是惊叹于他老子留给他的丰富家底,转头就去修大唐的宗庙体系了。

李渊的头衔变成了高祖皇帝。

大唐1向重视武力,自然首先要给充足的资金给兵部,以提高唐军的战斗力。

李承乾大手1挥,直接在朝廷拨付的军费之外给了兵部3百7万贯用于换装更好的装备。

另外李承乾还批给兵部1百万贯,用于西北边军的整编。

西突厥和吐蕃还在苟延残喘,需要足够的力量予以震慑,而且解决掉他们之后,大唐会直面波斯、天竺、吐火罗等国,西部边疆要保持足够的兵力才行。

邹浩然发话,向教育口拨付了高达8百万贯的巨资,完善和扩大大唐的教育系统。

“市场上的货币总量看似增加,实际上只在银行柜台流通,也就是说这些钱从1开始就和银行的个人存款绑定在1起的。”

“你看到的是个人存款没有变化,但民间早就用百姓手里的那些存款凭证经行大范围的集资,来分担金融风险了。”

“你作为行长,竟然连这些都不知道?你这是渎职!”

李恪额头上渗出冷汗。

的确,他只盯着银行的存款了,却是忘了货币的流通未必1定要有现金的参与。

他其实是想说邹浩然是不是刮地皮刮到了百姓头上,要不然哪里来的如此多的现金?

要知道大唐现在每年的岁入虽然超过了6千万贯,但是其中8成都是粮食、布匹等实物税款,也就是去年发布新的货币之后,现金税收的比例才提高到了不到总税收的3分之1。

邹浩然摆摆手:“老程,你激动个锤子,没见过钱啊!”

“还有你们哥俩,动动脑子行不行?”

他这么1说,几人才又坐下来,听他的解释。

不过新科举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他强忍着怒火在朝堂上装聋子,誓要给他们好看。

若不是邹浩然拦着,说大唐暂时还离不开那些读书人,他估计会直接把这些清理出朝堂!

1切看起来风平浪静又花团锦簇。

直到泰和4年的科举考试开始,大唐才出现了1丝波澜。

全新的科举考试模式和考试内容让踌躇满志、期望通过仕途改变自身处境的士族子弟1脸懵逼。

礼部发布的公开试卷只是在筛选拥有基础知识的考生,养尊处优的士族子弟基本都拿到了考试资格。

但是在地方州县和道1级的考试当中,至少有3分之2的世家子弟被刷了下去。

众人心中吐槽起来。

邹浩然示意春晓汇报1下。

春晓强迫自己不要笑出来,但嘴角还是忍不住上翘。

这次的收获实在是太大了。

她经手过的钱财都是以“百万贯”为单位的,但还是让这次的收获刺激的情难自禁的笑了出来。

李2顺理成章的成了太宗皇帝。

科举考试开始前,朝廷在长安、晋阳和成纪都举行了大型的祭祀活动。

长孙皇后搬到了新落成的大明宫居住,阴太妃、杨太妃等人彻底离开了皇宫,跟着自己的孩子去各自的封地定居。

她们再回长安便是与太宗皇帝合葬的时候了。

李承乾把李象送到了邹浩然家里接受未来老丈人的培养。

太医院得到了3百万贯的资金,用于牵头完善大唐的医疗防疫系统。

工部得到4百万贯用于治理淮河、黄河的水患。

剩下的两千多万贯则是被当做大唐发展基金,由大唐银行代为经营,每年产生的收益将用于大唐的公共开支。

当然,如此庞大的资金不可能1下子释放到外面,以大唐现有的经济体量根本扛不住如此多的现金冲击。

分给各部的资金只有军费可以在3年之内花出去,其他的消耗周期是5年起步。

他很难想象要是没有邹浩然在后面查漏补缺,会出现怎样的严重后果。

邹浩然道:“人家只是没见识过我们的手段,不代表人家是傻子。”

“我从银行存款上插了1手,将1部分铸币税贴了进去,这就是多出来的钱的出处,当然,还有1些见不得光、不方便变现的资产我也给贴进去了。这部分财富是先皇留下的,我已经将它们洗白,4分之1给皇族,1半给朝廷,剩下的补贴给百姓,这是先皇的交代,我已经完成承诺,阿恪,以后这部分钱交给你来运作,你工作认真点。”

解释了这些钱的来路,李承乾的人送了口气。

接下来就是这些财富的分配了。

邹浩然说道:“多出来钱呢,的确是从民间收上来的,不过是通过银行的手。”

“阿恪,大唐银行的个人小额存款是多少?”

李恪想了想,说道:“大约3千3百万贯左右。可是这部分钱大部分是定期存款,并没有涉及到此次的经济危机啊?”

“蠢货!”邹浩然骂道:“你这么多年搞经济都搞到狗身上去了?”

“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你真以为规模这么大的经济调整与普通百姓无关?幼稚!”

因为这些考试的考题虽然也有考到诗文儒道佛等3大家的知识,但这部分内容只占总分的1半不到,剩下的考的全是数理化和应用题,学习过知行学派知识的人还好,基本上能混个及格,可那些1心只读圣贤书的人就倒大霉了。

到也不是说其他考生考的有多好,出身各地县学、小学和学院的考生在文学造诣和传统文化上大部分是1塌糊涂,很多考生是靠着数理化和应用题才能勉强和世家子弟来个平分秋色。

所以地方选拔考试的结果就出现了传统读书人和知行学派学子1半1半的情况。

连续两次选拔考试直接把传统士族的心态给搞崩了,很快就有人闹到了朝堂上。

李承乾1开朝会就会收到大量抨击新科举的奏疏,气的他恨不得把这些奏疏给当场厮了。

“首先,截止今年1月末,我们整理出来的各项现金总额在8千7百万5十2万余贯,刨除新货币发行的成本、各项开支和经营成本,我们得到的纯收益在3千1百万贯上下。”

听到这个数字,程咬金直接拍桌子站了起来,1脸的不敢相信道:“咱大唐才多少人,怎么会有8千多万贯的现金?”

别说他吃惊,就连李承乾和李恪也是被这个数字吓了1条。

李恪道:“怎么会有如此多的现金?我记得他们拿出来的现金应该不足6千万贯才对啊?”

李承乾听出了他话中的意思,忙问道:“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