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 第322章 分片公私合营

第322章 分片公私合营(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居委会的同志了解到陈家原来就是开丝绸店的,其中的门道她也懂,立即就答应了。

裁缝铺改为兼做衣服、买卖丝绸、布匹为一体的店铺。

公方出一笔可观的流动资金,这样就将陈雪茹的股份压缩到一半以下了。

能继续开丝绸店,陈雪茹兴高采烈的答应了。

双方签了合同。

也就一个小院儿、缝纫机、还有几匹布。

裁缝铺流动资金少的很。

张慧萍皱了皱眉,裁缝铺公私合营以后公家还真拿不出什么东西当股本,真要是那样,大部分股本不就成了陈雪茹的?

这样是不行的。

当然也可以让商业局出资购买裁缝铺一半以上的股本。

街道办、居委会的人都去找陈雪茹让她公私合营了,总之就是一句话:公私合营光荣,明年一月之前务必要完成全市所有行业的公私合营。

陈雪茹当然不能立即答应,说是还要考虑考虑。

陈雪茹现在可是孤苦伶仃,她只能去找李平安商量这件事情。

李平安说道:“赶早不赶晚,还是尽早公私合营吧!”

顿了顿,他又说道:“你要是觉得累的话干脆别干了,你手里有不少钱呢,守着两个四合院儿,就算是不做买卖,咱们也能干点儿别的!”

隔壁聋老太太眼馋的很,总是想着徐氏可能会给自己送过来一点儿饭菜,只是,她也只能是眼馋而已,人家没给她送过一次。

上级决定撤销市商业局、设立第一、第二、第三商业局和对外贸易局,撤销市社会福利管理委员会,设立市社会福利事业管理局。

第一商业局负责管理百货、花纱布、文化、医药、药材、服装鞋帽、钟表眼镜、针棉织品等公司。

第二商业局负责管理五金、交电、化工、木材、石油、信托、煤建等公司。

第三商业局负责管理供销社、食品、零售、油脂、盐业、土产等公司。

要是梅姨想继续做生意,即便是一个小摊位,具体的营业数据也要向商业局报备,纳入商业几划当中。

以后的生意将会越来越不好做。

等到医药行业全行业都公私合营了,集市摊位怕是没有一点儿生存空间了,肯定是要被取缔的。

“我妈说了,集市上那一摊儿不准备做了!”王沁继续说道:“她打算好好上班了!”

秦淮茹仔细的查看了药材的质量,让王沁带着两个实习生帮着刘洪搬运药材。

刘洪也不惜力,很快就帮着几个女孩儿将药材搬到了该放的位置,累的满头大汗。

王沁问道:“往后都是你来送药材吗?”

“是啊,往后都是我来送药材,你们放心吧,我们,我们惠仁堂的药材肯定是一如既往的好,绝对耽误不了事儿的!”刘洪急忙保证道。

秦淮茹和王沁核对过药材数目就在收据上签了字。

我的病人?

李平安想了想,还真没想起来。

除了做手术。

他还经常去看门诊呢。

除了某些大手术,或者特别的病例,一般的患者怎么可能记的住?

没有客人的时候两人就一起给裁缝铺的客户做衣服。

张慧萍也不含糊,完全不摆公方经理、会计的架子,陈雪茹干活儿的时候她也没闲着。

陈雪茹很是满意,觉得自己公私合营这件事情算是做对了。

李平安也到丝绸店看过几次,他发现店里的客人还不少,买丝绸、布匹的都有。

不过。

易中海这家伙也是望眼欲穿。

他也等着上级宣布自己被评为市级劳模的消息呢。

可是。

等来等去。

结果却是他没评上。

为了节省成本,只给丝绸店派遣了一个会计,会计兼任公方经理。

几天以后陈雪茹才知道公方经理、会计居然就是张慧萍。

陈雪茹和张慧萍去找了大城丝绸行进了一批丝绸,又到布店进了一批布料。

公私合营后的丝绸店就这么开张了。

有客人的时候就卖丝绸、卖布。

不过。

如果那样的话,郭嘉出钱买一个裁缝铺的股本有什么用,给别人做衣服吗,能赚几个钱?

见裁缝铺还代卖布匹、丝绸。

会计张慧萍就建议裁缝铺的生意扩大一下,除了做衣服还可以卖布、丝绸,反正陈雪茹的院子够大,扩大一下业务也行。

这边距离大城丝绸行很近,进货的话也方便。

陈雪茹精于算计,识文断字,就算是找机会去做某个单位的会计、公方经理都行。

陈雪茹还以为李平安要养她呢,脸色一红,心里有些甜蜜,但还是摇摇头说道:“我还是做些事情吧,既然你说公私合营好,我就公私合营了!”

居委会的人再来找她的时候陈雪茹当场表示可以公私合营。

公方派了一个叫张慧萍的人过来核算股本。

其实也不用大张旗鼓的过来核算,裁缝铺有什么东西一目了然。

对外贸易局负责管理畜产、茶叶、特艺、丝绸等公司。

商业局和街道办、居委会共同负责辖区内的各企业、单位的公私合营,工业局不再负责地方上的公私合营,争取在明年一月以前完成全部公私合营的目标。

到到底就是饭馆儿、丝绸店这些小规模经营的私人生意要是想公私合营的话地方工业局就不在负责了,而是该有商业局和街道办、居委会负责。

京城开始分片的进行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进入了一个新高潮。

“王沁,往后要是惠仁堂来送药材的时候你就多盯着一点儿,可别让几个实习的丫头胡来!”秦淮茹说道:“药材的事情绝对不能出差错,也不能混在一起!”

“淮茹姐,你就放心吧!”王沁答应道:“我保证会看着她们,不会出错的,再说了,我看那个送药材的还挺老实,没那么多花花肠子!”

李平安到药房找秦淮茹的时候王沁还和他说了一个消息。

商业局的人还要对市场里的摊贩进行整顿。

梅姨的摊位也在整顿之列,虽然医药之类生意的不要票据,但要想做买卖也要接受第一商业局的领导。

他的患者太多了。

而且李平安也没有刻意的去记过这些东西。

六院药房缺少药材了。

秦淮茹按照程序将缺少的药材报了上去。

没过几天,一个叫刘洪的年轻人就过来送药材了,说是往后这边的中药材就由他来送了。

李平安发现情况似乎有一些不对。

那个叫张慧萍的公方经理兼任会计总是在偷偷的看着他,有几次李平安将自己的目光放到对方身上的时候她都是立即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到别处去了。

张慧萍快三十的人了,李平安自然不会怀疑她对自己有什么想法。

最后还是托陈雪茹打听了一下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

陈雪茹微笑着说道:“平安,你别担心,张大姐人很好的,她的确是关注过你,不过是因为她曾经是你的病人,被你治过病呢!”

整个钢铁生产系统也只有石景山钢铁厂的一个工人被评上了市劳模而已。

根本就没易中海什么事儿!

易中海着急也没有什么用,并不是托里等人不给他说好话,他报上去那点儿材料根本就不够看,比不上其他人,没有进行核实的必要。

李平安没和四合院儿邻居说起自己被评为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的事情,父母还是要说的。

徐氏听说儿子不仅被评上了先进,连工资都涨了不少,很是高兴,连着给他做了几天好吃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