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快穿锦鲤运 > 第140章 许家外祖

第140章 许家外祖(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虽然说池梨早就不是那种去哪都要家长陪同的小孩子了,但不得不说,在知道许氏要陪她一起去外祖家时,池梨最近心情确实变好许多,连带着读书时都积极了不少。

许家人来了后,最常与池梨相处的不是两位舅母,更不是与她年纪接近的表姐妹们,而是两位舅舅。

许家两位舅舅都是进了学的,大舅与池秀才一样,都有秀才功名在身,二舅略差点,但也是位童生,大家都是读书人,凑一起光是交流学习心得,都很有话题可聊,且他们彼此学识水平相近,说的话也不会让对方听不懂,聊起来自然更加起劲。

池梨没什么交情好的同窗好友。

张大宝算一个,何原航,寿子奇,宁朱轩倒也勉强算,只是后者主要还是看在池秀才的面子上才愿意主动与池梨交好,不如张大宝那样真心实意,所以池梨日常没事也不爱跟他们交流。

在决定送女儿去妻子娘家那边读书后,池秀才是既放下了一件心头大事,又开始不舍起来。

“泊河府距离南淮府那么远,今后要见梨儿一面可就难了。”

听见丈夫的嘀嘀咕咕,许氏也是感同身受道:“是啊,除了那次之外,梨儿就没离开过我们身边那么久,这会儿冷不丁要将孩子送出去那么远的地儿,还是感觉有些不舍。”

“但为了梨儿的将来,我们再不舍也得忍着。”

池秀才翻了个身,伸手安慰地拍了拍妻子的背:“若是实在不舍,等岳父岳母回程时,你便带着梨儿跟着去吧,在那边多待些时日再回来,我知你也想家了。”

因为一来那边有自己人在,许家叔父在书院里教书,许家表兄弟们也在里面读书,池梨去了有人照顾,也不怕在书院里被人欺负,二来也是最让池家夫妻心动的,便是恒禄书院不要求强制住宿,若有需要,学生也能申请走读,只要日常上课别迟到就好,如果池梨去那边读书的话,完全可以住在外祖家,无需担心与一群大男人住在一起,而坏了名声。

这样他们也能放心一些。

身为女子,哪怕能参与科举考试了,拥有了与男子正面竞争的机会,还是有这些那些的不方便之处,偏生池梨如今力量不足,也无法去改变太多,只能暂且委屈自己去适应这个时代的规则。

因此她也很明白,父母为她所考虑的一切都是有道理的。

本来池梨就打算听从父母安排,如今更是听见父母为了她而操碎了一颗慈父慈母心,那更没拒绝的理由,所以最终池梨没有犹豫地选择了

池梨也看出她爹娘不想让她去府学读书的意思,所以她也不废话,干脆问道:“那另一条路呢?”

“另一条路便是去恒禄书院读书。”

恒禄书院,这个名字池梨是听说过的,这家书院在疯狂内卷的南方学子心目中,也称得上是排名前三的书院。

其内部纪律严明,学风鼎盛,是个能够让人专心学习的好去处。

当然,最要紧的是,池梨的她爹,当年就是恒禄书院里的学子,更重要的是,池梨她娘的叔父,是一位举人,同时也是恒禄书院里的教习夫子。

田地这种东西,就没人嫌多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有那消息灵通的,还听闻池家最近在打算买地。

想想也是,这家有两个秀才呢,加起来一共能免去两百亩地的税,两百亩地的税有多少?

好些人都算不明白,反正知道有很多很多就是了。

所以为了能填满这两百亩地的名额,不要浪费,池家自然要多买些地才划算。

会这么想的人都是对池家田地数目不清楚的人,他们只以为池家对外宣称的百亩良田真就只有一百亩而已,实际上根本就不止这个数。

池梨今日考中秀才不过是踏出了科举入士的

所以他需要另外寻找名师,送女儿去读书。

薛章鸣的才华倒是足以继续教导池梨,但人家好不容易考中秀才,还没高兴两天,又开始紧锣密鼓地学习起来,准备一鼓作气地参加下一届乡试,自身都尚且顾及不得,哪里有空再教导池梨?

“为父想了想,我既已无力再教导于你,便只能为你另寻名师,但名师难寻,一时半会儿要找到合适的也不容易,未免耽搁你读书,便只能另寻他法,现今有两条路可供你选择,

之前就说过,南淮府读书人很多,所以导致入读府学的学子也相当多,这些学子虽读的是书,做人却不一定能做得好。

因此,她很少体会到与同水平读书人交流的感觉,现在有两位舅舅作陪,倒是让池梨好生体验了一把,还不错,且对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也有所帮助,日后若有机会,她还能多与不同的优秀学子们交流。

听闻几位表兄弟书读得也挺好,待去了外祖家她再试着跟人结交看看。

池家本就是为了等许氏娘家人到齐才开始为池梨举办庆贺宴,如今人都到齐了,庆贺宴自然也随之开始。

宴会当日,几乎整个大垵县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受到邀请前来赴宴,连县太爷都短暂地出现了一下,更令众人觉得,池家比之从前更是不同了。

当然,是变得更好,而非更坏。

池秀才自己是走不开的,他私塾里还有那么些学生都等着他上课呢,女儿的前程重要,别人家孩子的前程同样重要,他身为夫子,万不可以一己之私耽搁学生学业。

“也好,我跟着走一趟,帮着给梨儿安排妥当了再回来。”

到底还是放心不下,许氏思来想去,最终决定听从丈夫的建议,趁着这次机会带着女儿一起跟着父母回娘家。

既已决定好,那该准备的就得开始准备起来。

在今后几日,池梨发现她娘突然变得异常忙碌起来,出于关心,她找机会多问了一嘴,结果却得知她娘准备跟她一起去泊河府的好消息。

去恒禄书院读书。

也是到了这时她才明白,为何外祖家来了那么多人,为她庆贺是一方面,看望许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与她父母商量让她入学恒禄书院的事,同时两位舅母也带了点观察她的心思而来。

毕竟以后就要住在一起了,她们也担心池梨是个不好相处的娇小姐,怕她来了家里后会到处惹事生非,别说她俩想太多,就凭池家夫妻这么些年对女儿的过度溺爱,池梨没被宠成娇纵小公主,全靠自身品性好。

所以这也算是一场双方的另类‘相看’?

虽说不管池梨是不是个好相处的姑娘,只要池秀才与许家外祖跟两位舅舅做下了决定,任凭两位舅母再如何不愿,也没办法反对就是了,最坏的结果不过是捏着鼻子供着她,反正池梨就算是去读书,也就那几年的事,忍一忍就过去了。

许家外祖父倒是没啥功名在身,他不爱读书,只愿守着家里大片田地当个富家翁。

当年池秀才之所以能娶到许氏,全靠许家叔父的牵桥搭线,最后事实证明这位叔父眼光不错,虽说池秀才最后也才止步于秀才之位,但他却是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良人,不纳妾,无任何不良恶习,一心顾家顾妻儿,家中也颇有余财。

嫁给他的许氏除去回娘家不太方便之外,可以说婚前婚后都过得相当舒心。

至少多年后再对比起来,她如今确实是众多同龄姐妹中过得最好的那个,即便她没儿子又如何,单单只一个女儿,就胜过多人矣。

池家夫妻更想要送女儿去恒禄书院读书。

而那些大略对池家田亩数量有些了解的人,则想着池家约莫是在提前为以后做打算,毕竟池家女儿今日能考中秀才,谁知她他日有没有可能考个举人回来,若能得举人功名,可是能一口气免除三百亩田的赋税,那才是真正地发财了。

所以人家才说富举人,好些举人仅靠帮人免税,就能让一家人过上相当富裕的生活,例如张大宝她爹就是这么富起来的。

池家最近确实有意买田,但没有外人想的那么复杂,他们就是单纯想在府城里开个果铺子,又不想用自家种着粮食的田地去种植甘蔗麦芽等,所以就想另外买地去种这些东西。

按如今的土地买卖行情,一亩良田要十五两银子,一亩中等田要十两银子,而最次等的旱地只需六两银子即可。

许氏打算都看看,只要在家里能够接受的价格范围内,有合适的田地不论好次,都买下来。

且南淮这边除了读书人,更多的还是有钱人,其中纨绔子弟更是不少,府学里就有部分依靠家里关系进去的纨绔子弟,这些人整日里书也不读,光知道吃喝玩乐,惹是生非。

所以,府学内部是有些复杂的。

而池梨一个女孩子家家,池家夫妻这做爹娘的,必定是不放心将女儿独自放在这种环境里,所以他俩其实都不怎么想要让女儿入读府学。

可府学又是最直接的,能够接触到名师的地方,所以就令人分外纠结。

好在他们还有另一个选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