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红楼:我是贾琏 > 第198章 出发前后

第198章 出发前后(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中军还有大量的抬枪,可发射独头弹和霰弹。那玩意还没看到过。

从目前掌握的境况看,大周军队属于半火器化。装备了大量的滑膛枪和各色火炮。

中军的炮队装备有重五百斤的青铜炮五十门,三千滑膛枪。

从这个情况看,后军齐国远部的火铳兵,编制为旅,人数五百,线膛枪的射程能秒滑膛枪。战斗力才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

入夜,贾琏浑身腰酸背疼,野外扎营只能睡帐篷,真太惨了。

出发前张廷恩进宫面君,回来后情绪高涨,看意思是有好事了。

首日上午约五点出发,拉出近五公里的行军队列,卷起滚滚烟尘,后军前进六十里,下午三点就停下脚步,安营扎寨。

贾琏带着五十精锐家将,四处巡视,发现违反军纪者,可自行处置。

大周军方有严格的军纪,大小几十条,关键是看能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

因为出京不远,首日行军没出乱子。贾琏也没机会表现一下。

“宫禁失仪,确实要闭门谢罪。看来朕是高看他了,收了他的牌子,你再走一趟老二家里,让他明日起给朕滚出家门,到央行干活。”

裘世安立刻应声而退。

次日誓师时,先锋一千骑兵已经出了京师。午后中军出发,再次日,才是后军出发。

张廷恩与贾琏同在的后军,含步、炮、骑共计三千战兵,另有民夫五千,牲口三千。

后军临时加入了医官队,含医生三十人,医护百人,这是贾琏事先没注意到的。

谁能想到,贾琏为了贾珠,能打上门去。

“也罢,朕不强求了。”承辉帝只能作罢。

贾琏谢过皇帝,承辉帝又道:“张相喝醉了?”

贾琏道:“情绪不高,应该是最近累了,没半斤酒就倒下了。”

承辉帝抬头望天,叹息一声:“朕不怪他,张卿是忠臣啊。”

贾琏立刻来见张廷恩,将前方报告递上:“不过两日,已经发生踩踏民田、偷窃地方牲口事件。学生欲往中军,看看岳统制的处置结果。”

车马劳顿的张廷恩也颇为疲劳,有气无力的回答:“去看看也好,军中不比京师,小心。”

贾琏立刻出发,带上家将,追赶中军,两军距离五十里,是为了方便补给,临近南阳时,自然要收拢三军。

中军还是很好的执行了行军纪律,大军过城不入,露宿于野。

天黑前见到贾琏,岳齐并不意外,而是开门见山:“我已经收到了军法处的报告,此为初犯,再犯定不饶恕。”

看着忠顺王吓的瑟瑟发抖,一脸可怜相的跪下,承辉帝才算收回冷眼,毕竟是忠犬。

“放肆,也不看看这是哪?来人,给朕叉出去!”

仅仅是这么一个处置,贾琏就知道忠顺王在皇帝心里的分量。

按说忠顺王不该如此失态,难道是因为眼瞅着胜利在望了,失了方寸,还是故意为之?

如果是自污的话?贾琏后脊梁开始冒冷汗了。

这几日王熙凤与桂香都比较疯,尤其是王熙凤,贾琏还不忍心提醒她是安全期。

次日天没亮,军中便骚动了起来,贾琏硬撑着也起来了,先去见张廷恩,后带着家将巡视,看看收拾的过程中是否有遗漏。

其实最辛苦的是齐国远,最晚睡,最早起。担心出问题,时刻跟着贾琏一道巡视。

因为贾琏抓的紧,次日行军百里才停下扎营,依旧没有出事情。

反倒是前军、中军的报告送达后,出现了扰民事件,前方军法官无法处置,交贾琏处。

齐国远因为名字被贾琏在皇帝跟前提到,得到了提拔,为后军统制。

行军途中,贾琏还是头一次看见了大周的炮兵,前装铸铁炮三十门,重两千斤一门,射程为一千五百米。另有后装速射炮(弗朗机)五十门,子铳可理解为定装药。

因为气密性的糟糕,这种炮打霰弹,五十米内的全无敌。

贾琏看了这种炮,觉得用新式火铳都能打的这些小炮无法抬头。

在对手没有射程更远并具备足够杀伤力的武器之前,这种炮在偏厢车组成的阵势庇护下,发挥出来的战斗力根本无法被替代。

可见人的精力有限,不能面面俱到。

大军走中线南下,既出长辛店经保定一线。

清末,这一线因为有京汉线,为直系重要地盘。

北洋时期,直皖战争也爆发于此。

主要负责军纪的贾琏,手下有一个百人队,分三组,跟随三军,记录各军表现,汇总上报。贾琏因此摆脱了繁重的后勤事务,由他人接手负责。

“陛下仁厚,臣为恩师谢过陛下体恤。”

贾琏没有多留,告辞退下,临别之际说了一句话:“央行为陛下的钱袋子,切不可握于他人之手。臣本不愿多语,奈何为人臣者,面君不可不尽不实。”

承辉帝楞了一下:“朕知道了。”

待贾琏退下远去后,裘世安近前时,承辉帝才问:“他回家了?”

“出宫后没去衙门,奴婢让人跟着呢。”

贾琏态度坚决:“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军队必须以铁律处置,把人交给我吧。”

岳齐沉默不语,凝视贾琏,得到是毫不退让的视线反击。

现在唯一的优势就是对忠顺王的信息差了。

“忠顺王为朕做了不少事情,贾卿为朕所重,伱二人之间应和谐。”

承辉帝这话,贾琏当他在放屁,一个字都不信。

“公事上没问题,私交不可能。坐在一起喝酒都不可能,臣怕忍不住泼他一脸。”

承辉帝面露无语之色,少年意气,可以理解。贾珠之死,忠顺王确为诱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