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 第 25 章 你要凶一点

第 25 章 你要凶一点(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明面上,日子照过。

江知与说过会给他们说亲,让徐武多盯着点。

“要是都相中了同一个人,别让他们打架斗勇,给媒人说一声,也让哥儿姐儿挑挑他们。我这阵子忙,诚哥儿要帮我,你便少些冲动,有事多想想,尤其是上门挑衅踢馆的。随你去农庄还是去府上,找我还是找姑爷,动手前,先问一问。”

徐武作为大师兄,人在冲动之余,更多十分“憨直”。

交待他的事情,他认死理,一根筋。

三年一度,京城会热闹好久的。

王管家迟疑,他倒不觉得旧物有什么,礼单分开列,若三老爷嫌弃,就地典当了换成银子也行。

只是库房里东西不多,还多半是江知与的嫁妆。

江知与知道嫁妆不会送去三叔府上,对此不显抗拒。

他说:“今年没好东西,一并送去吧,免得三婶说我家不懂规矩。我记得五哥儿也要说亲了?也算合时宜。”

现在不是心慈手软的时候。

谢星珩没把话说死,“自古小人都是畏威不畏德,你要凶一点。”

江知与记下了。

家里财产转移是头一样,王管家是信得过的人。

他让王管家带人清库房,三个院子的贵重物品也整理出来。

他们也不敢说朝廷坏话,只要当个复读机,说朝廷的赈灾或许来得慢,但朝廷从未忘记他们。这就够了。

“最后一步,捐款名单贴红榜。热度上升后,百姓里也会有捐款的。数额多少,是个心意,我们先打个样,请几个托儿,捐个三文五文,三分五分的。”

重要的不是捐款数额,是打造“一方有难,八方来援”的效果。

也给其他商户甜头,他们的数额是普通百姓难以超越的,名单都在前面。

古人重名誉,商户地位低,被人记得好,夸一句善,多难得啊。

今年的抢收相当顺利,各家佃户地多,按照往常速度,都有小麦淋几场雨,在晴天里慢慢晒,这次抢收却赶在了雨落下前。

江致微尚不知家中变故,他穿裋褐、草鞋,衣袖裤腿都卷起来,拿着草帽扇风,和一群刚从地里跑回棚下躲雨的百姓聊天。

“还好赶上了,我听杜大叔说,这天气说下就下,看那乌云飘我头上来了,我给急的!”

杜大叔就在不远处站着,闻言踮脚伸头,在一帮高壮汉子里找存在感,笑如洪钟。

徐诚笑了声:“考验人心的时候到了。”

江知与知道会损一些,“你要小心,别给扣住了。”

徐诚笑起来带些痞气:“我看谁敢。”

江家还没倒呢。

事密则成。

这钱财,是四处散,八方藏。

留待日后翻身,上下打点,疏通关系用。

徐诚心里便有数了。

镖局做的官

匪两道的生意,江家镖局能在江承海手里这般壮大,他们家自然也会“劫道”。

事情商量下来,就两件,一个散家财,一个扩名声。

细说又繁杂琐碎,一下子没定数。

徐诚读书少,名声的事,万一出了差错,真会掉脑袋。

他又确实可信能干,江知与把至关重要的“散家财”交给他。

留下继续“烧”的银子和操作打点的钱,能分出一万八千两整,交由徐诚,让他散出去。

谢星珩点头。

小鱼现在最需要鼓励,以此建立自信心,他夸了好一阵,才跟他说:“有现成的素材。”

算江老三干了一件好事。

时政题目,一般百姓接触不到,普通书生也拿不到。

能搞到的人,又都默契的藏起来,供家中小辈学习。

让他动手前问一问,他再是生气愤怒,也会强压着忍下。

处事不够灵活,却也不是能生事的人。

兄弟俩个,机灵劲儿都给了徐诚。

徐诚见了他,就知道果真出大事了。

他不问,单问江知与要怎么做。

明面上器物的清理了,帐上的银子就好说。

请说书先生的事也交给王管家,让他多叫些人,不用一窝蜂的去,分批次,错开丰收的时节,先把人选定好了,让他们熟悉熟悉“时政题”,到了地方才好跟百姓讲。

他转头出门,去镖局,这回顾不上其他,叫诚哥儿来帮他。

镖局就交给大师兄徐武来。

事情要秘密的办,都走的暗路。

“家里钱银有些吃紧了,你把旧物和存货分开放,列个明目,做礼单,秋礼就这么应付着。”

王管家听了心惊:“不是让人采买去了?”

江知与本就头疼,动一早上脑子,半点儿没缓解,顺势捏捏眉心,看着就愁苦。

“没想到农庄这么能吃银子,那头怕是来不及。七月里不走,一直到来年春,都拥挤得很,人多眼杂的,有东西也不敢往府上送。”

八月里乡试,来年一月会试,紧跟着三月殿试。

敌人要少少的,同盟要多多的,能拉拢一个算一个。

商议了一早上,江知与眼睛有了光彩。

中午吃过饭,他就去筹备。

走前,他问谢星珩:“你还有什么要对我说的吗?”

他性格太软,吃亏受气都往肚里藏。

领了散家财的活,徐诚也没问到底出了什么事。

等江知与把银票给他,他就开始走动。

六月的天,孩子的脸。

赶上丰收的季节,天气总会留情。

将将抢收完,大雨才滂沱落下。

江承海路子走得稳当,谁抢他,他就抢谁。在道上名声响亮。

走江湖的,义字当先。

道不同,因仗义豪情,敌人也能暂时做朋友。

谁能保证可以一辈子风风光光顺顺当当的?

从前积了德,现在到了收获的季节。

徐诚管着镖局后勤,江家的大宗钱财,都来自镖局,这是刀口舔血的生意。

能快速积累财富,他们镖局的收价只高不低。

不到两万,他眼皮都没眨。

“随我散,还是有明目?”

银子当然不能乱花。各处打点,也不能现在去。现在去,就刚好给人抓把柄。

正好,朝廷闷声办大事,他就帮着传传美名吧。

丰州的书生们,但凡有心,就都会蜂拥而至,去听一听。

听了,自然能分辨真假,能帮着说话,将宵小污名力压。

古代有功名的书生很有话语权,考上举人以后,甚至能跟知县叫板。

具体怎样,谢星珩还没见识过。就借他们的“口舌”用一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