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南朝不殆录 > 第103章 争龙之得天命

第103章 争龙之得天命(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要是侯安都还在世,统领二人作战,那该有多好。

-----------------

四月。

割东扬州晋安郡为豊州。

以陈霸先之从孙、通直散骑常侍、宣远将军、宜黄县侯陈慧纪任刺史。(注4)

此时,一名老兵经过通报,来到了侯胜北面前。

他的手里拿着一个包裹,装的是布帛细软之物。

侯胜北见他头发花白,面容依稀有印象,这不是当初自己去领装备时的仓官么。

只见他打开包裹,取出,展开。

“这是!?”

萧摩诃眼光毒辣,侯胜北确实缺少中坚将领。

什长伍长还能从士卒中提拔,队长幢主乃至军主之职,就不是一般小兵可以胜任的了。

更别说辅佐主将的长史、司马、参军、文书、仓官等职了。

两军四幢的编制,由于缺乏将领,编为一军,侯胜北自任军主,直辖四幢。

许多事情他只能亲历亲为,麦铁杖则是任斥候队长,掌握一队机灵快捷之人。

军队再次骚动起来,立刻有不少士卒跟着划臂出血,涂口盟誓。

二千人的口号从杂乱不堪,一遍遍地呼喊之下,逐渐变得整齐划一。

“誓死跟随将军!”

……

次日,萧摩诃闲来无事,打算过来帮忙整军。

江州陈叔陵。

湘州吴明彻。

荆州陆子隆。

巴州鲁广达。

冬月的一轮调整,终于将局势推到了最后一步。

十一月十五日。

授平西将军、荆州刺史,却迟迟不肯拜官上任的沈恪,在整整拖了一年之后官复旧职,重新获任护军将军的要职。

这其中的含义,懂的人都懂。

十一月二十一日。

国子祭酒孔奂出为信武将军、康乐侯长史、寻阳太守,行江州事。

……

十月。

郢州刺史程灵洗于州卒。

被免官大半年的蔡景历重获起用,还是任镇东将军、鄱阳王陈伯山的谘议参军。

太傅、安成王陈顼献上玉玺一枚。

这本是祥瑞,然而事到如今,绝大多数人都不禁会思考,为什么玉玺为安成王所得呢?

……

七月。

立皇弟陈伯智为永阳王、陈伯谋为桂阳王。

眼看局面有些失控。

侯胜北呛啷一声,抽出了四尺长刀,高高举起,阳光映照刀锋,耀眼不可逼视。

全军看他拔刀,慢慢安静下来,小侯将军从十五岁就开始砍人了,绝不是会手软的。

动摇军心者,斩。

年轻小兵也止住了哭声,望向长刀没有躲闪,咬牙梗着脖子,闭起了眼睛。

理由是冠冕堂皇的,陈宝应叛乱之地,应当强化治理,任以宗亲。

道理确实如此。

客观上,陈蒨三子、鄱阳王陈伯山任刺史的东扬州被大幅削弱,打入了一颗钉子。

……

五月。

垂筒形状,饰以羽毛、锦绣。

侯胜北初任幢主、军主时的两面旗帜,叠得整整齐齐。

老兵神色怆然,说道:“当年,大将军命我收藏好。说如果小将军有朝一日重回军中,就把这旗帜给你。”

侯胜北伸手轻抚,已经快十年了,旗色依旧鲜明。

他和萧摩诃不约而同地沉默下来。

上一战,后梁大将军李广就是被麦铁杖追上擒获的,邙山之战则是打死了一名百保鲜卑,表现亮眼——只能说有些人天然就适合战场吧。

情报的重要性,毛喜和卧虎台的经历早就深深教会了侯胜北——只要知己知彼,总会有办法对付。

侯胜北不禁想到,如果张氏兄弟还在,两人分任一军的军主,就像他们父亲当初辅佐阿父一样协助自己,那该有多好。

眼下他只有提拔徐敬成和樊猛所给的队伍中的军官为骨干,勉强撑起了部队的架子。

幸好只是两千人的部队,又是听命老兵,照着昔日规矩行事,整编磨合之后还能成军。

他很惊讶地看到一支士气高昂的部队。

“小弟,你的士卒未必健壮,可是人人眼里有光,做事毫不拖沓,是支好军啊。”

侯胜北的反应很淡然:“阿父的旧日部曲,再怎么人家挑剩下的,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萧摩诃难得开了个玩笑,听起来又像是认真的:“要不,我也在你手下当个帐下督或是牙门将吧?”

“大壮哥,你就别逗我了。一个七品将军在我八品将军手下,说得过去吗?”

南徐州刺史、镇北将军黄法氍改任都督郢、巴、武三州诸军事、镇西将军、郢州刺史。

中军大将军淳于量改任都督南徐州诸军事、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

南徐淳于量。

南豫徐敬成。

郢州黄法氍。

不问可知,陈伯山身边,多了一个眼线。

……

十一月。

朝堂和地方的情况已经变得日益清晰。

过了这个年,新帝就满十八岁了,然而他注定无法在皇位上待到十八岁了。

陈顼已经不在乎这些,这两位幼年郡王都没有之藩,授予实职。

……

九月。

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章昭达秩满,征为中抚大将军,入朝。

陈顼次子、康乐侯陈叔陵出为持节、都督江州诸军事、南中郎将、江州刺史。

下一刻,侯胜北伸掌握住刀锋,鲜血沿着刀刃流下,前排将士看得分明。

宿铁刀深深插入地中。

他以全军都能听到的声音,做出保证。

“侯胜北今日立誓,只要刀未断、气未绝,我侯氏部曲就绝不再任人摆布!”

他将血涂于口旁,抹出鲜红痕迹,此乃春秋以来,诸侯盟誓的古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