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南朝不殆录 > 第108章 登基首战

第108章 登基首战(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丁忧中的王瑒夺情起复,任侍中,领左骁骑将军。

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人,麒麟才子。(注1)

东海徐氏以士族起家,并非高门,起家不过县令。

晋朝徐宁通朗博涉,任舆县县宰,得桓彝赞为“海岱清士”,并谓之“人所应有,而不必有。人所应无,而不必无。”

其后的徐丰之,有资格参加王羲之、谢安组织的兰亭诗会,录诗两首。

……

花费数日准备,一家人整理行装,再次踏上了北上建康的旅途。

这条路侯胜北和萧妙淽走了多遍,留下许多回忆,这次多了小长安,别有一番乐趣。

小孩子新鲜好奇,一路多了许多笑声,侯夫人看到孙儿开心,心情开朗不少。

往返广州一趟,回到京师已是六月,数月间朝堂又有了些变化。

侯秘说等到杨白华走了,就带着老人的骨灰,匹马走遍天下,最后去仇池国看看,让老人能叶落归根。

“大哥,你是自己能闯出一片天下的人。我虽然没你的本事,可也不稀罕南朝的爵位。”

侯秘看了一眼和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还有小亶在,真要是恢复了阿父的名誉,届时让小亶来袭爵便是。大哥你当初不也是把桂阳国的世子之位让给了二哥吗?”

庶母听了面露喜色,侯亶本是庶子,又是四子,上面两个嫡系的兄长,怎么都轮不到他来承袭爵位。

如今侯胜北和侯秘都不甚看重名爵,那真是天降的机会。

侯秘则是明确说不去。

“杨伯年纪大了,最近他身体不太好,不宜再远行奔波。”

侯秘解释道:“他待我如亲子一般,传授骑军秘术,我要给他养老送终。”

侯胜北知道阿父过世的这几年,三弟已和杨白华建立起了深厚感情,隐约间把他当作了父亲。

听侯秘说得坚决,那也不必勉强,由他再陪老人几年便是。

……

使者受诏而行。主人迎于大门外,彼此礼毕,会于厅堂。

之后的问名、纳吉,礼仪并如纳采。

纳征则要由司徒及尚书令这等高官为使,备礼物而行。

请期以太常卿、宗正卿为使。

亲迎以太尉为使。

经营邸店的多为权贵官僚,知道他在找房子,很快便有人推荐了几处。

侯胜北挑了一处玄武湖畔的房子,毗邻幕府山,名为安怀村的地方。

可能是他下意识中,怀念和北齐的那场大战,觉得在此处才能安心放怀吧。

房子不大,十数间而已,收拾得干净。

侯夫人、萧妙淽带领僮仆忙碌地布置了起来,搬入器物细软,空置的房屋得人入住,很快有了温馨感觉。

他下意识地想起了自己八品将军的俸禄。

年俸米二百一十六斛,绢三十匹,另菜田二顷半,产二石计,年出米四百五十斛。

六百六十六斛米,数字倒是挺吉利,米价以五百钱计,折钱三百三十三贯。

自己的收入已经算是不少,仍然要不吃不喝存六年才买得起旧日豪宅。

穷困者年入不过数千钱,差距百倍。

至于王劢、王瑒的任命,侯胜北觉得陈顼喜欢作弄人的毛病又犯了。wAp.7kzw.org

抚慰受灾民众固然重要,可是让一朝宰辅转任太守去做这事,是否有些大材小用了?

王瑒这事夺情也就算了,让他重新官复左骁骑一职,确定这不是在恶心人?

琅琊王氏今后怕是没好日子过了。

……

离家一别又是三年多,阿母的鬓边更多了些白发,三弟侯秘已经是即将行冠礼的青年,四弟侯亶十岁、小长安也六岁了。

萧妙淽的容貌无甚变化,在他眼中永远如同初见时的模样。

见到侯胜北回家,全家惊喜不已。

自从陈顼登基的消息昭告天下,众人不再担心他的安危,改为盼望他几时才能归家。

萧妙淽每天黄昏都会去山坡眺望,不想今天果然等到了。

“俯挥素波,仰掇芳兰。尚想嘉客,希风永叹。”

“清响拟丝竹,班荆对绮疏。零觞飞曲津,欢然朱颜舒。”

一直到了徐羡之,成为刘宋开国功臣,受遗诏与谢晦、傅亮、檀道济等辅政,以太后之命废帝杀王,才算进入了朝廷中枢。

诗书传家直到徐陵,成为一代儒宗,如今更是身为宰辅,东海徐氏终于跻身南朝上等大姓。

吴兴沈氏、吴郡陆氏很早就站在了陈顼这边,如今也是获得他们应有的回报。

尚书左仆射沈钦亡故。

东境大水,百姓饥馑,尚书右仆射王劢转仁武将军、晋陵太守,安抚民众。

吏部尚书徐陵继任尚书右仆射。

驸马都尉沈君理丁忧服满,任太子詹事没多久,转吏部尚书。

陆缮任度支尚书、侍中、太子詹事,行东宫事,领扬州大中正。

侯夫人见了微微不悦,不过想到这是人之常情。对方在侯安都死后守寡多年并不容易,也就没说什么。

毕竟恢复侯安都曾经的爵位,还是未来远远没着落的事情。

侯胜北感慨三弟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为之感到欣慰。

最后做出决定,侯夫人和小亶及其母、萧妙淽和小长安往去建康,留下侯秘看守老宅。

当夜,待小长安睡下,两人互诉三年离别之情,一解相思之苦不提。

不过谈到两个弟弟今后的前程,阿父走出天南,在朝中身居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位。

难道就此打回原形,以后在这岭南,继续作为乡里豪族传宗接代?

侯夫人有些心动,侯秘的态度还是很坚决。

他冷笑一声:“当初我恩荫阿父,封始兴内史。阿父死后,朝廷说撤就撤,翻脸比翻书还快。这南朝的官,不当也罢。”

侯胜北问那他将来作何打算。

哎,皇太子结婚真麻烦,把三公九卿都折腾个遍。(注4)

侯胜北想起那天,沈婺华鼓起勇气,问自己皇太子的人品如何,自己却不能回答。

这姑娘终于要出嫁了啊,希望她能幸福吧。

话说回来,虽然已经形同老夫老妻,自己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迎娶妙娘呢?

侯胜北觉得完成心愿的这一天也快了吧。(^_^)

这里就是接下来几年,侯氏一门在建康小小的家了。

-----------------

七月。

陈顼嫡长子陈叔宝,纳沈君理之女为太子妃。(注3)

皇太子纳妃礼,天子遣使纳采,有司备礼物。

居建康,大不易啊。

算了,还是租房吧。

建康的租房大致分两类,由富人开办,集货栈、门面、居住为一体的邸店,以及寺庙出租的房屋。

侯胜北下意识地排除了后者。

让家人住在和尚的房子里,算什么事?

琅琊王氏的日子好不好过不去管,侯胜北先得把自家的日子过好。

既然搬了家眷过来,就不宜继续寄住在安成王府了。

在出发前往广州之前,侯胜北就开始看房。

以前侯安都的那栋可容纳千人,地段距离宫城不远的司空府是不用想了。

侯胜北出于好奇打听了一下,那房子二百万钱起步,还有价无市。(注2)

侯胜北听得心中感动,悄悄握住了她手,两人十指交叉相扣,一股暖意流过心头。

待他说明想要全家迁去建康的来意后,家中出现了小小分歧。

萧妙淽和小长安自然是要跟着他走的。

侯夫人年已五旬,不太愿意离开家乡,特别是再去建康这个伤心地。

侯亶年纪尚小,庶母是侯安都在江南所娶,虽然想回建康,但不敢发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