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南朝不殆录 > 第113章 再攻江陵之周骑来

第113章 再攻江陵之周骑来(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西陵即是夷陵的吴称。

一句话便说明了江陵和夷陵的轻重关系。

夷陵以西的数百里水道狭窄,船舰难以用武。两岸地势崎岖,道路狭长难行。

侯胜北已经实地探查,亲眼目睹。

若是扼守狼尾滩,建立营寨,再以楼船大舰塞绝水路。

侯胜北深知北周骑军威力,远在江陵守军之上。

然而口说无凭,很难让这些没有和北周军真正交过手的将领理解。

在他们印象中,本朝和北周的两次交手,贺若敦狼狈北返败退,元定全军覆没被擒,北周府兵也没什么了不起。

“那是你们没有见过普六茹忠麾下的北周精骑,也没见过忽倏来去的突厥胡骑。当然,还有北齐的禁军铁骑和百保鲜卑。”

侯胜北心道,但此话不宜出口,影响自军士气。

既然身为武人,不可效此等愚行,若要书写史诗,靠的是刀枪为笔,鲜血做墨。

……

关于下一步的行动,诸将的意见产生了分歧。

问题在于是否要趁势攻击江陵。

目前为止的作战十分顺利,樊猛为代表的绝大多数将领纷纷请战,要求一举攻下江陵,灭了后梁余孽。

水路蜿蜒纡曲,绝壁千丈许,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难以辞叙言表。

此即三峡之一的西陵峡。

上天鬼斧神工,可谓山水有灵。

侯胜北小心探查,这一段并无敌军兵马驻扎。

要是再往前过了秭归,出香溪口,就是北周的信州地界,然后一路经过巫山、白帝城,通往巴蜀。

程文季有些讶异这个朋友的迟钝:“当之,你说的从军事角度或许有理,但是完全没有考虑诸将的心理,太过不合时宜了啊。我随便就能给你说出三条反对的理由。”

“啊?”

“其一、攻克安蜀城之后,全军士气高涨,诸将都觉得江陵可一鼓而下。夫战勇气也,军心可用,难道此时反而长敌军士气,自灭威风不成?”

“……”

“其二、攻拔江陵本是预设的目标,战事顺利并无变故,你又没有充分的理由,章帅何必要违逆众将之意,力排众议去改变原定计划呢?”

有人甚至举出了蜀帝刘备夷陵之败的例子来反驳。

陆子隆的意见则是敌军实力不可小觑,他久在荆州前线与后梁及北周对峙,深知除了江陵总管府,仍有襄州总管府作为后盾。

以我军当前实力,应对两个总管府,胜负难料。

马上又有人评论为怯敌,大军前来,因为害怕失败,就临阵不战了么?

章昭达的独眼目光闪动,听完众将意见,一锤定音:“传我将令,全军攻向江陵!”

如果占据夷陵,与安蜀城分居南北,重新以悬桥相连,不仅把守住了巴蜀出兵荆州的通道,而且占据了江陵的西面门户。

又有人提出异议,我军能以楼船长戟破坏悬桥,敌军也能这么做,届时北岸的夷陵城不就会遭遇和安蜀城一样的命运?

侯胜北没有解释辩驳。

在他看来,已经明知道对方可能会使用的手段,还不加以防护,那也太过大意了。

他只想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完整,最后如何取舍,在于主将章昭达的一念之间。

攻占安蜀城之后,收编俘虏,安排屯兵镇守。

择其精壮,打散编入各部。老弱押送后方,发为劳役。

总要花费二、三日时间。

侯胜北领了哨探之责,率一队人马继续深入上游峡谷。

《水经注》云:江水又东,迳狼尾滩,而历人滩。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江水又东,迳西陵峡。

则从巴蜀方向来攻之敌,无论是走水路还是走陆路,都会受到坎坷的地理条件限制,兵力不能展开。

所谓锐师百万,启行不过千夫,舳舻千里,前驱不过百舰。

北周纵有大军,也会被封死在巴东而不能出!

夷陵以东则截然不同,江面变得豁然开朗,两岸成为可供车马通行的平川,直通开阔的江汉平原。

而且夷陵连结漳水、沮水,其间有路可通襄阳,可为北进之路。

他只有换个角度,另辟蹊径。

侯胜北指着地图上的一处道:“如果一定要打,末将认为此处更为适合。”

夷陵。

荆州之争,争在夷陵。

三国后期名将陆抗有云:若使西陵槃结,则南山群夷皆当扰动,则所忧虑,难可竟言也。吾宁弃江陵而赴西陵。

钱道戢唯章昭达马首是瞻,不发表意见。

持稳重意见的仅有陆子隆、侯胜北二人,觉得江陵急切难下,宜当缓图。

“两年前吴明彻围攻百日,仍然没有攻克。”

马上有人提出反驳,觉得吴明彻已经逼得伪帝萧岿和江陵总管田弘退避纪南城,距离落城不过一步之遥。

吴明彻后来败于江陵骑军,此番只要小心谨慎应对,不至于重蹈覆辙。

前方的江水变得激流奔腾,险滩密布。逆流而上,一艘船只如果不以十数名纤夫拉扯,难以前进一步。7kzw.org

也就到此为止了。

侯胜北眺望了一下屈原的故乡,下令掉头返回。

礼崩乐坏,忠义不存。

看不惯这世道的,要么悲愤欲绝,投水而死,要么放浪形骸,服石纵欲。

侯胜北无奈,也只得应声道:“遵命!”

-----------------

“少卿,你也觉得我说的不对吗?”

侯胜北望向江陵城,城墙上处处斑驳,仍然遗留着此前一战攻城的痕迹。

彷佛是三年前的复刻,五万多大军,二千船舰再次包围了城池。

关于攻略夷陵之法,因其乃兵家重地,除了州治,又有步骘父子所筑二城,陆抗所筑故垒等数座城垒,敌军难以防守面面俱到。

“我军佯攻江陵,实则趁其不备,袭取夷陵。只要能够取下一个立足点,单凭江陵之军无力夺还,之后就可以慢慢消耗蚕食。”

“抚平蛮夷为我所用,巩固城防以窥江陵,先立于不败之地再图胜算,此乃长久之计。”

侯胜北一口气说完,向章昭达拱手:“还请主帅明鉴。”

诸将议论纷纷,大多觉得夷陵孤悬江北,难以守卫。不如江陵富庶,又为后梁都城,攻下可立灭国之功。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

侯胜北自东向西,从黄牛滩、人滩、至狼尾滩,船行百里有余,历时一日一夜。

此处的水流并不如传闻中的湍急,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注1)

只见两岸高山重障,遮天蔽日,只露一线天光,非午中夜半,不见日月。

林木萧森,离离蔚蔚,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