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 (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第239节

(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第239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先蒸馏出烈酒,再将大蒜切碎捣烂,然后加烈酒浸泡并蒸馏淬提大蒜精油。后续同理。”

最后,周邈事先提点一句:“对了,提前说好,若是参与提取大蒜素,那么或许明年会出差在外。”

大蒜素的保存难度较大,保质期不长,徐福他们学会提取大蒜油之后,就得随军去,以便即制即用。

不说在战场一线,至少也要在三天以内路程的地方。

“这样的话,有谁要退出吗?”

毕竟战场上抗菌消炎,药效显著才行。

不然万一有将士吃坏了拉肚子,难道是能吃一十公斤大蒜治肚子?还是外伤感染化脓了,能外敷一十公斤大蒜捣烂的蒜汁?

徐福等人一边快速传阅,一边竖耳听仙使讲解。

“大蒜素的提取方法中,较易实现的主要有两种,我都写在上面了,你们各自分别试验一种。”

“第一种,水蒸气蒸馏法。先蒸馏出纯净水,再将大蒜切碎捣烂,然后加纯净水蒸馏,萃提大蒜精油,最后进一步精炼萃取溜出液中的大蒜油。”

徐卢韩侯石几位博士们:“……臣谢仙使。”

抛开传授神通不说,难道仙使就不是想使唤他们吗?

“你们轮流传阅看一看。”

周邈

趁徐福他们来之前,已经把大蒜素的制取方法写了下来。

送走赵婴,又等了两刻钟。

徐福一众方士赶到了六英宫。

……

自从当初搜刮硝石,与徐福一干人等有了初次交集。

周邈发现徐福一众方士可能是化学人才,就建言他们去做一些‘科研’。

食指满指饱沾印泥,然后将一指按下,将三节指节都清晰地印在签收列,覆盖住前后的字迹。

三节指节对比长短粗细和纹路,再有签名,加之难得的朱砂印泥,极大地降低了冒领之事。

签字画押,签收完毕,驿传士伍颔首示意过,收起册子和印泥就利落地翻身上马。

哒哒哒!疾驰离去。

村口原地,马季妻子抱着仙布,珍爱地缓缓轻抚。

……

时间回拨,视角转换。

八月中旬。

自咸阳至诸郡,再至郡中各县,经大秦驿传物流系统层层分发。

终于,役夫们住宿补贴中的最后一匹布,也发放到了他们亲眷手中。

间隔数里不等,又建烽火台与城台。

城墙过平原带,则烧泥为砖,越山领段,则割石为砖。砖石垒砌,水泥河沙混凝土粘接。

建得墙体直滑如削、平整无缝,坚牢如铜墙铁壁,千年不朽亦非难事。

城墙内侧,百里一堡,险地关隘处又垒关城,两界重地又建镇城。

城墙据敌,城台盯防,烽火台传递敌情。

“希望一个月后我回来时,你们能给我一个已经成功的惊喜。”

相比青霉素,大蒜素的提取方法堪称简单。

“唯!”

第137章 徐福等人:名留青史!不敢想根本不敢想!

若有太空视角俯视中原大地,便可见十万长城魏巍,横山越岭,如龙腾飞。

“唯!”

……

重新活跃起来的周邈,一边推敲青霉素的制取——

神神秘秘地在内室写写画画,涂改、揉团的稿纸一天能丢满一篓子。

一边督促大蒜素的制取——

周邈又特别叮嘱:“尽量提高温度烧制,釉面也要细腻无渗漏,可行吗?”

赵婴大概看了一眼图纸,虽形制新颖,但也都是些‘瓶罐锅碗’,问题不大。

“敢问仙使要多少套?”

周邈思索估算道:“嗯…十来套吧。”他要一套,再给徐福他们每人配备一套,还留两套备用。

“后续说不定还有追加。”毕竟是消耗品嘛。

“臣等愿为仙使驱使!”一众方士异口同声道。

笑话,能得仙使重用驱使,谁会选择退出啊!

“那行

!少府赵瓷令很快会烧制出部分需要的器皿,萧左丞也很快会拿来所需鲜蒜,你们先回去琢磨琢磨,心中演练几遍。”

“大蒜珍贵,尽量一两次就提取成功,然后再验证一两次,可没有那么多浪费的。”

“只是切记,水不可煮沸,水温不可太高。”

蒸馏温度不可超过一百度,在八十摄氏度以下。

虽然仙使讲解中的有些字词很新颖,但徐福他们结合纸张上更详细的注解,也能无障碍地意会其意。

“第一种,是烈酒提取法。”也就是有机溶剂提取法。

合适易得的溶剂也就只有酒精,酒精又没有现成的,那拿六十度以上的烈酒也能平替。

在徐福他们传阅时,周邈也简单解释道:

“这是一种以西域新物种大蒜为主材,提取多效神药大蒜素的方法步骤。”

“虽然大蒜素直接就能应用,像是切碎捣烂成蒜汁后直接内服或外敷,就已经有所作用。”

无论作用于人和牲畜都一样。

周邈:“但从优质鲜蒜中提取其精华——大蒜油,效用会更加快速显著。”

一般是自由研究,也有主要项目,是根据仙使指点去炼石头——不、研究化肥。

嗯,目前还没出落地成果。

主要是呢,去年帮着仙使烧琉璃珠,制烟花。

今年又被叫来,也不知道要做什么……

“几位博士们,本使这里又有神通传授诸位!”

“诚啊,这最后一匹仙布终于也拿到了,这次也不去换给县中富户了。自家留着,等你到时出发去府试前,做新衣裳穿!”

她的儿到时定然能考过县试,赴考府试的!到时离家出门,总要穿得鲜亮些才不叫人看轻。

一名驿传士伍言行严肃,按例询问:“这是马季住宿补贴的最后一匹布,除他本人留用一匹外,累计九匹,是否已经全数签收?”

役夫马季的妻子身旁,还站着十四岁的儿子,喜悦地接过布匹:“对对,加上眼前这一匹,累计九匹仙布,都已经全数签收,确认无误!”

驿传士伍于是拿出递件的签收册子,并掏出随身携带的朱砂印泥。

“老规矩,签收人签字、指押,确认签收。”

役夫马季的儿子竟是个识字的,闻言也娴熟地找到对应地方,签上他的名字。

内侧百里一城堡,屯兵聚马。险隘建关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两界重镇,屯兵镇守,互市贸易。

长城不只是一堵雄伟城墙,更是集防御、屯守、互市于一体的立体防御体系。

在防御战中,若无内奸策应,若无军备废弛,几可立于不败之地。

长城雄伟坚牢,绵延十万里。

建成之后,将守大秦江山八百年。

龙尾垂于哈密北坂,龙须飘在东夷腹心。

从草天一色的苍茫西域,覆压无际草原、险峻山岭,到莽莽密林的辽东。

视角拉近,可见这一条十万里长龙化成的城墙,高三丈,底座厚二丈余。

其上墙背宽二丈,两列将士巡逻来往亦不局促。

内侧起四尺宇墙,以防士卒跌落。外侧设六尺垛墙,上有望口,下有射洞和擂石孔。

验收烧制的陶瓷器皿是否可用,检验大蒜质量,监督徐福等人先学蒸馏纯净水和烈酒。

只是还没等进行到提取大蒜精油那一步,仲秋八月初,周邈就要离开咸阳出差去了。

还有最后一月,万里长城预计工期就结束了,也即是还有最后一轮赐福大典。

而且在大典结束后,他还要立即前往诸郡,将积攒的工餐口粮卸货在各郡,让役夫归家时再去支取。

“步骤也都写明了,就按照我说的往下试验吧。”

“那就可行。”赵婴确认有把握,方才满口应下。

“仅烧制数十套,而非像寻常碗碟那样大量出窑,高温烧制、胚釉精工也无妨。”

嗯,量产和高定的区别嘛。

周邈:“那就劳烦赵瓷令了。”

赵婴拱手揖礼:“仙使客气。臣会带人尽快烧制出来,呈给仙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