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58节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58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不过道理虽是如此,但有些话还真不能明说。

于是他也只得含糊一番我大越自有国情在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终于,当二人跳过这些口水对喷后,转移到谈判上来。

首先是明朝的要求。

王夫之表示,光烈皇帝陛下非常同情生活艰难的越南百姓,决定和越南开放贸易,互通有无,并且酌情减免了越南的贡品,原本是打算每年收一百万石粮食的上贡的,现在只打算收五十万石,怎么样?是不是非常贴心?

结果,就把明军的炮舰给招来了……

郑根连忙派出宰相,跑到海防港去问问怎么回事,结果明军倒是放他进去了,但还没等到这位陈姓宰相斥责明军侵略暴行时,王夫之倒是先劈头盖脸一句

“尔国六年不纳贡,欲反乎!”

陈宰相当场就懵了,这怎么还恶人先告状呢?

太冤枉人了吧,你们这才几年,皇帝都换了好几个,你打算让我们贡给谁?

在击垮越军水师的战斗能力后,郑成功命人用旗语传令,旗舰周边的小型战船也开始行动起来。

他们有的直接靠近失去行动能力的越军战船,企图接舷俘虏,有的已经开始直奔港口准备登陆了。

剩下的越军水师已经干脆投降,在海军舰船掩护下,一个营的光复军将士登上港口,占领海防港。

港上防守的越军也不是没想过抵抗,但面对海军炮舰铺天盖地的轰击和光复军将士寒光泠泠的刀矛,到底还是放弃了。

王夫之、郑成功带人上岸后,也不去找对面,反正这么大动静,越南的朝廷会找上门的。

直接就被干蒙了,有两艘水师战船的桅杆都被炮弹砸断,这还没完,明军战船接着靠近,到只有几十丈远时,炮手改用链弹进行攻击。

所谓链弹,就是用铁链将两个稍小的炮弹连接起来,同时发射出去。

这样两颗被连接在一起的铁球于飞行过程中展开,并高速旋转,一旦碰到对方桅杆,便能利用中间的铁链,将桅杆绞断。

当然,如果碰到人么,呵呵……

“咚!”

而让他真正惊喜的是,黄天不负有心人,在无数银子砸下后,武备局的装备研发部门已经走到了前列。

目前攻关的三个项目,其一是仿制欧洲野战炮,设计一种符合中国地形要求,安在仿制于欧洲的简式两轮炮车上,可以由两匹骡马拖走的野战炮。

根据朱由榔的命名习惯,这种仿制于欧洲最新型长身管火炮的轻型野战炮被命名为“光烈元年式野战炮”。

其二是燧发枪的研制,其实明朝和欧洲工匠早就有过燧发枪的构想,但此时的燧发枪技术极不成熟,开枪点火率只有不到五成,还不如火绳枪好使,朱由榔也不懂这个,只能靠砸钱不断试验,获取数据了。

其三,就不是简单的仿制西方了,一名铸炮厂工匠偶然灵机一动,提出使用铁模铸炮,代替如今使用的泥模铸炮法,收到了武备局研发部门的年轻负责人宋士意支持,进行多次试验,虽然失败了许多次,至少挥霍掉两千多两白银,但已经取得突破性成就。

这个年代,老百姓每天能吃个半饱,饿不死,就叫太平时节了。

到了广州港后,新建成的自贸区已经熙熙攘攘,张同敞汇报,眼下光常驻商户就有一千多家,各类仓库六百余,工人近两万,较之于之前,广州港的进出口总量至少增长了四成。

如此仅广州一港,每年至少能为财政提供五百万两收入,再加上其他刚刚开放的三港,这个数字将接近千万,海务公司的利润还不算在内。

而回程时抵达的佛山镇,便让朱由榔欣喜若狂了。

胡璇在佛山镇基本已经布置完成,再加上湖广新复,现在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湖广的矿产开发上。

最后招标结果让朱由榔感觉惊讶,最终除了洋务院和皇室外,第三大股东是郑家,占了百分之八,这大概算是郑氏的投名状了。而更离谱的是,荷兰、葡萄牙等各个欧洲殖民势力竟然也合资购买了百分之六的股份,所以这个公司也算是合资企业了……

仅招标所得就高达六百万两,公司总资产约八百万两左右,大明海务公司效仿荷兰东印度公司,实行董事会和经理制度,由占股最大的朝廷代表洋务院和皇室,出任董事长,其余股东派出代表作为董事,第一个目标便是东南亚的粮食贸易。

而与此同时,朱由榔已经走在了南巡广州府的路上。

这是他第二次视察广州,上一次来广州,先后建立了市舶司、武备局,解决了财政和军械问题的危机。

这一次,他一方面想就地看看如今轰轰烈烈的农业改革进行的怎么样了,另一方面也想看看佛山这个工业基地与广州港这个贸易中心的发展成果。

而最后一条,王夫之虽然反复强调,大明只是“参与商议”,绝对不多加干涉越南的关税调整。

但当陈宰相提出对明关税百分之一时,王夫之只是连忙咳嗽,也不说话,千分之一还是不说话,最后以两万分之一的高额关税成交。

完成对越南方面的贸易扶助后,越南官员们无不感激地热泪盈眶,欢送王夫之的舰船离开,屡屡发出依依不舍的欢呼声。

王夫之身为上国使者,言而有信,还不忘给越南留下一千两银子,作为未来三年大明商人交给越南的关税,以及未来三百年内海防港的租金……

第8章 技术突破

最牛鼻的是越南征收多少关税,还要问过大明的意见,这算把越南当成了啥?大明的一个省吗?

“上国使者莫以为我大越士民无骨气乎!”

“啥?骨气?来来来,你们郑氏还有多少兵马?”

“我皇刚刚在广西大破清军,歼敌十万,两厥名王!贵国兵马加起来有十万吗?”

陈宰相一时语塞,不知道该说什么。

开门!自由贸易!

第7章 对越贸易扶助计划

海防港距离越南黎朝的首都东京(河内),只有不到百里,面对气势汹汹的大明海军舰队,海防港的越军顿时就蒙了。

领头的是五艘三千料以上旗舰(排水量一千吨以上),乘风破浪,上面各种帆布高高扬起,近处看去得有好几层楼高,船舷上一排冷森森的炮口遥遥相对。

虽然看到了舰桥上迎风猎猎的“明”字大旗,但越军水师还是习惯性的上前查问。

为了让大明的商品更多惠及越南百姓千家万户,我们大明就吃点亏,千里迢迢跑到越南海防港,建设一个专属大明的贸易区,用于对越商品倾销,啊不对,经济互贸,甚至还愿意派出官员和将士帮助越南管理、开发和保护海防港。如何,有没有被感动?

更重要的是,作为越南百姓最好的老大哥,大明见到越南的关税系统简陋无比,相当落后!怎么能够坐视不管?大明有义务帮助越南建立一套先进的关税系统,日后越南对大明的进出口关税就由咱们两国共同协定!看到没有,我大明甚至不愿意占越南便宜,而是共同协定。

陈宰相脸都绿了,你知道你在哔哔些什么嘛?

原本越南对明朝的上贡也就是走走样子而已,能给个价值七八千两的贡品就不错了,五十万石大米,你怎么不去抢?

还要接管海防港,这地距离郑氏所在的河内不到一百里,急行军三天之内就能赶到,你打算干嘛?

但的确是没进贡,不过陈宰相是一位坚强的反侵略斗士,没有被明帝国主义的气焰吓倒,将话题扯开

“若是进贡事宜,上国派一使者而来即可,何故大兴刀兵,伤我军民,此为天朝所为乎?”

王夫之直接一哼

“本想只派使节而来,不过听闻贵国君臣颠倒,有权臣挟上,故而以兵甲傍身而已!”

陈宰相这下不知道该怎么说了,郑氏确实是权臣把持朝政,但这不是都快他妈几百年前,越南黎朝就已经权臣掌政了,从国内到国外谁不知道啊,怎么搁你这跟个新闻是的……

海防港距离东都(河内),不过百里,消息一两天就传过去了。

此时的越南属于“南北朝”阶段,原本的王室黎朝已经被架空,北边被架空皇帝的权臣郑氏掌握,南边被割据力量阮氏掌握,有点类似于曹魏和东吴。(其实更复杂,郑氏原本是阮氏的部将,阮氏与曾经同样架空君主的莫氏对抗获胜后,郑氏趁机反叛,控制朝政,反正一大堆冤债,大家知道是南北朝就行了)

此时的越南北方由郑氏这一代话事人定王郑根当家,听闻此事后,大为震惊,明朝不是亡了吗?怎么就打过来了?

是的,之前郑氏敢联合南边几个小国以及柬埔寨拒不贸易,就是因为根据他们的消息,北边的明朝已经被鞑靼人灭掉了,据说首都都被攻占,皇帝都死了两个了。

于是,没有了忌惮的郑氏就想通过刁难北边来的商船,而后在港口给他们收取巨额税赋,反正北边的商人们都富得流油,如今明朝也亡了,鞑靼人也不像是会管得到这些的,敲点竹杠,乃至于“吃大户”怎么了?

一枚链弹卷着旋风般速度直接将越军桅杆绞断,一艘战船就这样失去了行动能力,同样的事情在整片海防港前发生着。

许多来往商船、渔船只敢远远观望,不敢靠近港口。

海风猎猎,各种大大小小的船帆鼓满了风,长短不一的帆索敲在夹板和桅杆上啪啪作响,舰上的将佐、水手、士兵各司其职,紧张无比地忙碌着,舰首劈开的水花,溅起层层雪浪。

王夫之在旗舰舰首看到这一幕,可谓心潮澎湃。

上国之师,威武赫赫

如今,佛山每月的冶铁产能达到了七十多万斤每月(约六百余吨),这个数字和后世的工业时代相比肯定不值一提,但在十七世纪,已经很不错了,明朝前中期时,每年钢铁产能也就万吨左右,佛山能以一地而抵上半国,已经是巨大突破了。

而在具体产品上,由于之前朱由榔设立的工匠等级激励,甚至后来还设立了具体的奖金,将那些在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的工匠分为甲乙丙丁四等奖励,奖金最高达千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为了鼓励技术研发与攻关,朱由榔还专门拨给武备院一笔独立款项,用于装备研发,仅半年就达五万两之巨,为此瞿式耜等人不止一次建言,这些钱若是用在军队上,够再养一个师的光复军了!但朱由榔还嫌不够呢,后世国防军费开支里,装备研发资金可是占大头的!

因为他知道,技术这东西,那就是拿钱砸出来的!就算失败十次百次,只要研究成功一次,就能百倍千倍的回馈。

比如武备局一名工人就根据自身经验制造出了一种由水力驱动,更加简便的木制锻锤车床,得到了五百两奖金并且提拔为初习匠师(正八品)。

毕竟光在行宫里批奏折,不亲眼看看,到底是不放心。

月前,周邦被从广西调回担任户部尚书,胡璇升任工部尚书,两人都回肇庆统揽全局了,原广东巡抚陈邦彦升为两广总督,迁往梧州办公,眼下的广州竟是只有张同敞一个朝廷大员。

路上,朱由榔亲自轻装简从,带着上百护卫假扮为巡视组官员跑到乡里询问情况,乡中百姓倒也不怎么惊讶,因为这几个月来,到处都有巡视组在跑。

原本朱由榔只是让朝廷六部和都察院抽调人员组成巡视组,但地方府县也害怕下面瞎搞,结果被发现连累了自己,所以也效仿肇庆,从府中抽调官吏,时不时的“巡视”一下,深怕下面的官员乱搞摊派之类,结果牵连到府里。

结果还是让朱由榔颇为开心的,朝廷减税、鼓励高产作物种植的政策下达后,虽然各地执行情况不同,但总体上而言,百姓负担大大减轻,不少百姓家中在征完夏粮后,依旧有余粮支撑,而那些连夏粮都难以供给的,朝廷则予以缓征或者免征,不说能吃饱饭,最起码饿不死人。

王夫之前脚刚从海防港离开,后脚一大群如狼似虎的大明海商就涌了进来,大肆搜购粮食,不用缴纳任何赋税的他们利用手中巨大资本,联合起来打压操纵越南粮价,趁着夏粮征收之际,大肆买进。如今两广正是缺粮的时候,无论多少都能吃得下。

而王夫之则和郑成功的海军舰队一起,顺着东南亚的海岸线一路南下,有了郑氏前车之鉴后,其他国家都不敢造次,就算敢,也没有卵用,毕竟郑氏都已经算东南亚里最能打的那一批了。

一路下来,用了快两个月时间,建立了三个大明专属贸易区,与郑氏、广南(阮氏)、占婆、华英、柬埔寨签订互贸协议,当然,由于这些国家离大明比较远,而且也比较识相,所以王夫之倒没像对郑氏那样盘剥,但关税基本上也控制在百分之二以内。

广州这边,在朱由榔的授意下,张同敞出面,效仿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建立了一个由朝廷牵头,各家商号参与的“大明海务公司”。所有商家虽然积极参与,但却提出必须要让天子陛下占一半股份,这可不是因为这些个商人觉悟突然变高了,因为他们知道,这种公司最大的竞争力就在于有官方背景,能得到朝廷支持,就像后世的大英东印度公司,最大的依仗就是英国海军一样,必须要把皇帝绑到战车上。

朱由榔也明白这一点,不过他提出自己代表皇室只占一成股份,洋务院代表政府占四成股份,当然洋务院不是白得的,张同敞拿出五十万两白银和六百亩商业用地以及三个官方码头入股,以保证朝廷方面的绝对控股。剩下五成,分为五千股,向全社会招标!

整个越南北部,郑氏控制的地盘,也就是个广西大小,人口上还有不如,举国上下,优良中差一起算,也就六七万人马,其中有四万要防备南面阮氏,一万对付北面莫氏残余,只有两万在东都附近。

而这其中,四千水师和海防港守军刚被击溃……

唇枪舌剑,足足过了四五天,越南郑氏方面终于妥协。

对于第一条,五十万石是万万不能接受的,这相当于他们每年征收粮食的三分之一了,最后以二十万石结算。当然,大明也不让越南方面吃亏,每年回赠越南足足一百套四书五经,什么?你说这个不值钱?大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你居然用钱来侮辱圣人之学?

而第二条,越南方面不同意也得同意了,因为此时港口已经被占领,不同意也没用,王夫之当即将海防港周围共计八千亩土地划为了“大明专属贸易区”,由大明派驻官员和士卒接管,反正这里距离两广也就几天航程,管得过来。

结果那战船二话不说,直接开炮!

郑氏战船旗舰配备了十门千斤佛郎机火炮,数十门大口径佛郎机对着越军水师就是一顿狂轰滥炸。

佛郎机相对于红夷大炮而言,射程更短,威力不足,但却有着一个优势,那就是装填速度快。

仅仅是两刻钟的时间,五艘旗舰便将所有子铳全打了出去,足足有数百多枚炮弹向对面扑去。

可怜越军水师,大多都是些两三百料大小的鸟船、哨船一类,哪里见过这个阵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