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75节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75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任凭清军突入阵前四十步外,开始朝明军阵列放箭。

“嗖嗖”

四散飞舞的箭矢穿过两军之间,扑向排列整齐的明军士卒。

明军将士全员着甲,而且还是内外两层,外面是钢叶甲片,里面有皮甲衬托,而且从兜鍪、胸腹、护肩、裙甲、铁网足一应俱全。

前排甲士手中,还有近六尺高的木质长盾。

两军在海城南面爆发遭遇战。

明军只有一个厢六百多人,本来有近千人马的,其中部分被分往它地,而清军却有近四千人。

阿哈尼堪并未和光烈朝明军交战过,并未把对方放在眼里,亲自带着一千多人前突,冲击对方军阵。

但他很快就意识到厉害所在了。

明军六百人,全军着甲,前排长刃横立,后排火铳数列。

辽东虽然寒冷,一年一熟,但土地肥沃,再加上之前后金到满清多年的开发积累,各个堡寨、农庄里,存粮还是不少的。

这倒是意料之外的大大减轻了明军补给压力。

同时还征集到了大量牲畜,尤其是马匹。

原本陈举和刘国轩的步军都是步卒,但席卷了复州、盖州各地后,确实多出了一千多匹马来。

虽说缺少专业的骑兵,但会骑马的步兵还是有些的,再加上不少被解放的各族百姓干脆勒马相从。

为首军士见终于有人说话,连忙道

“大明光复海军步军师标下,麻烦老伯帮忙作下通译。”

何金财闻言竟是愣住良久,才大声嚎啕

而后似是想起了什么,突然转过身来,冲到刚才想要跑路,但被军士拦下的管庄身边,一脚就把早已两股战战的对方撂倒,冲上去就是一顿老拳。

其余反应过来的奴隶纷纷效仿,军士想上去阻拦,但带头军官已经看出来是咋回事了,这种事情之前也遇到过,就命军士让开,不加干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经过一番审问,这厮被强行逮进了兵工公司,最后才研究出来,关键就在于白糖。

白糖作为有机物,在传统火药中掺入后,尤其是火药中的硝粉(硝酸钾)和白糖相作用,就能形成初级炸药。

宋士意经过多次试验后,得出两者以1:2的比例掺杂后,威力最大。

这种炸药无法作为发射药使用,但可以装填进掌雷里面,配以大量碎片,增加杀伤。

(大家过年放炮仗可以试试,将白砂糖按照一比二的比例掺入黑火药,如果是硝酸铵就更刑了,效果非常莱斯)

“轰隆!”

电光火石间,数百清兵惊慌失措,轰然爆炸声中,倾倒一片,四处飞驰的破片,扎进肢体之中,带起一片腥风血雨。

浓烟升腾,巨大的火光中,由竹筒制成的掌雷,不仅更加轻便,而且其中还掺杂有不少兵工公司工厂里用余的铁屑、铁片,造成破片伤害。

如果何洛会在这里的话,就会发现,此时的明军掌雷,怎么比之前在军山湖之战遇到的威力大多了。

自从明军的火器化进程不断增大后,如何提高火药的威力,也成为了武备局的重要科研项目。

缓过劲来的清军步卒大队继续涌来,举着各色兵器,虽说从个人勇悍而言,这些出身白山黑水的游猎民族们并不差,但毕竟没有接受过军旅训练,组织度不强。

各色奇怪的服装,甩着脑后小辫,比较讽刺的是,虽说入关后,满清强制关内各族百姓剃发易服,其中剃发的标准是“金钱鼠尾”,但事实上,满洲人自己往往是不留这么细辫子的。

后来的康熙、雍正等人,甚至都还蓄发,只是扎成辫子而已,大概满洲人自己也知道这玩意丑。

“蓬!”

盾牌和人潮碰撞在一起,爆发出阵阵喊杀,伸出丈余,锋刃淋漓的长矛、朴刀,刺入只穿有简陋皮甲的清军丁壮身体内。

后排火铳手立即把腰间铳剑通入枪口,固定完成后,密集集队。

不同于之前其他光复军诸部刺刀冲锋那般,直接向敌群冲刺。

全身着甲的铁人军将士,只是依旧保持紧密队形,一步步缓慢向前推进。

丈余长矛和六尺多的朴刀,面朝敌军横立。

大盾顶在最前面,变成一个严密的钢铁方阵。

当然,也有运气不好的,被飞驰而来的刁钻箭矢窜入面门,还没来得及惨叫,就已然捂脸倒地。

但全军六百甲士的阵型依旧严密,紧紧靠拢在一起,任凭其中不断有战友倒下,但依旧秩序井然。

“举铳!”

队哨军官的哨声下,后排火铳手摆开早已点燃,夹着火绳的击锤。

阿哈尼堪现在心里有些忐忑,他年少时,就跟随皇太极征战,也见识过不少明军,袁崇焕的锦宁军,祖吴两家的蓟镇军,远道而来的浙军、川军,甚至于卢象升的天雄军。

眼睁睁看着冷厉的马蹄踏入庄内。

但当众人看到行入庄内的人马时,却陷入愕然。

骑在马上的军士,既不是八旗军士,也不是什么山林马匪。

一身森然金属色铠甲,威慑感十足。

为首军士摘下头盔,露出头上发髻。

“蓬!”

蜂群般的箭矢钉在长盾的木板上,颤动不已。

部分还穿过盾与盾之间的间隙,向明军将士的身上撞去。

箭矢扎进钢叶甲片中,但却很难伤及内部,只有箭头能够嵌入甲胄中,最多造成一些皮肉伤。

反倒是所带来的冲击力,能让人踉跄几步。

面对滚滚而来的清军,竟是岿然不动,连个慌乱中提前开枪的火铳手都没有。

按照阿哈尼堪以前的经验,只要顶着对方的箭矢、火铳,冲进对方军阵三十步内,对方军阵就会开始动摇、慌乱。

到时候一波重箭齐射,而后猛力拼杀,不到一刻钟,便能将这股明军彻底击溃。

但现在这支明军,好像和曾经跟阿济格入关,在河南、陕西遇到的的完全不同啊……

第76章 首战(下)

竟是多出近千骑兵出来。

直到七月下旬,明军步军全军登陆,近八千人,在辽东半岛西侧不断展开,兵锋一路抵达到营口地区。

其中,虽然也遇到了些零星清兵抵抗,但毫无作用,完全是碾压态势。

直到抵达营口北侧的海城,才终于和清军留守军的大队相遇。

镶黄旗梅勒章京阿哈尼堪,带着四百精锐和三千多从各处堡寨聚集而来的八旗和包衣丁壮,抢先一步进驻海城。

直到一刻钟后,那管庄早已咽气,被几十人围上撕扯,尸首不全了。

等众人都发泄完了,为首军官这才发话

“诸位乡亲,我们是官军派来的,一则是通告大家,庄里的浮财、土地,大家报完仇后,各自分了,若是日后想要返乡的,等日后会派人来接,暂时先住在这里。”

“其次,我们需要些通译,还有马匹牲畜,也需征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包衣们,不,被解放的各族百姓无不欢欣,积极配合明军征集牲畜,还帮忙筹集粮草。

这还是新式炸药第一次投入实战,这时候炸药配方还是机密,一直没有广泛装备,直到海军北上之前,兵工公司才调运了一批给陈举和刘国轩的铁人军。

巨大的一连串爆炸声,让阵中的士卒都有些耳鸣,清军步卒更是直接蒙了。

最后还是宋士意带着一众高级工匠,尝试了不少配方后,找到了关键。

白糖

这还是一名江西的野道士,在几个府县内拿些杂技招摇撞骗,骗了不少钱财。

靠的就是些什么“伏火术”、“炎龙术”之类剧烈爆炸。

结果被一名因病回老家休假的武备局官员看见了,眼睛大放异彩,直接联系本地的锦衣卫百户,把人给逮了,差点没把那野道士吓死。

“噗呲”

刺耳的入肉声和嚎叫传出,明军钢铁方阵毫不受影响地不断一步步朝前移动,如同一块烧红的烙铁放在冰雪之上,瞬间将对方融化成零散的液体。

“掌雷!”

明军后排军官一声令下,十数枚黑乎乎的物体越过十余步距离,滚入敌群,冒出“呲呲”响声。

辽东地区这些留守的满清丁壮,由于多尔衮多次广泛征召兵员,剩下的素质实在不高,大多缺乏实战经验,还没反应过来。

阿哈尼堪手里并没有太多骑兵,满打满算,除了四百精锐外,就只有五百多从各地堡寨里征集到的丁壮骑手。

一千多步卒从正面冲撞明军方阵,两翼各两百骑手,从外围放箭,想等待步军交战,扰乱明军队列后突入。

但铁人军方阵却完全不给对方机会,火铳手聚集在两侧向骑兵方向以火铳轮射。

令两侧的清军骑手完全无法靠近到五十步以内,再加上这些骑手本来就只是盛京周围临时征募的带马丁壮,和八旗精锐完全无法比,骑射本领还没有那般可以在相等距离内,压着火绳枪打的本领。

“杀!”

但像眼前这样,面对清军二三十步内攒射,依旧毫无动摇的存在,也就只有当初的天雄军精锐可以匹敌。

“放!”

终于,两军相距只有二十步时,一波火铳齐射,瞬间让整个战场烟雾升腾,原本上千清军气势汹汹的喧嚷人潮,突然一滞,最前排的过百人死伤扑地无数。

哀嚎声响彻战场。

“上刺刀!整队推进!”

嘴中说出来的却是有些蹩脚的汉人官话。

“有汉人吗?出列!”

何金财等人一时都没有反应过来,直到过了好一会儿,才明白。

双唇颤抖

“军,军爷,是朝,朝廷派来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