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炼药师在现代 > 炼药师在现代 第158节

炼药师在现代 第158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在医院跟着一个住医院师哥管了几个月床位,然后梁恺之就让他去国医馆那边直接坐门诊了。

以前他也坐过门诊,不过大部分时候都是梁恺之带着他,独立坐门诊还是第一次。

老先生比他还紧张,病人更紧张。

过来看病的病患一看居然是这么个年轻的小医生,大部分都有点想打退堂鼓。

国人骨子里就有种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思想,尤其是医生这个行业,更相信年纪大的医生。

有了经费,老太太最近走路都带风,上门诊的时候态度特别和蔼,熟悉她的病患一度怀疑老太太是不是走路捡钱了。

“也许不是捡钱,也有可能是捡老公了。”另一个病人说。

邬和静结过婚,后来因为全心全意工作,没时间照顾家里,她老公受不了和她离了婚。

离婚后老太太没了家庭负累,整个人更加全心全意地扑在工作研究上了。

医生这个职业,其实是个很严谨又刻板的职业,再加上还要搞科研,内心就很难和蔼起来。

技术上不说,到他们这个程度,由于专精的道路不同,每个人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都有所成就,很难笼统地说谁的技术更好,但就这收徒弟的眼光危正平自愧不如。

他一辈子搞方剂学,到现在也有几十年了,带的学生不算少,可没有一个像宁栀这样还能给研究所拉经费的。

唉!

当初宁栀来面试的时候,他为什么不争取一把,把人收在门下呢?

危正平悔啊!

就那个生发水现在卖得可好了。

宁栀的药方他自己公司的那些制药工程师也在研究,研究了这么些年一点长进也没有,如果能和国医研究所合作,总比自己公司里那几个人研究成功率要高吧。

随便研究出两个药方,都能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宁栀便把这事跟危正平和邬和静说了,征得他们的同意以后将两位老师的电话给了宁成周。

王女士听说这事以后,找上宁栀,表示也要为他的药方研究事业添砖加瓦。

到了医院之后,先去医务处。

医务处的主任见到危正平和梁恺之十分惊讶。

他知道管见明邀请了西泉的专家,但没想到危正平和梁恺之会亲自过来,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简单寒喧几句后很快就进入正题。

“病人是前几天收治进来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今年二十五岁,之前在别的医院治疗过,效果不理想,转到我们医院的时候已经引发了严重的并发症,所以管主任想请西泉的专家过来一同参加会诊。”医务处的主任一边说一边忍不住朝宁栀看了两眼。

第二天,老先生就和梁恺之一起带着宁栀赶往津海。

管见明亲自去机场接的他们,一见面热情得不行。

“老师,梁老师,好久不见,两位看着还是这么硬朗,气色好得我都有点嫉妒了。”

老先生呵呵笑,对宁栀介绍说:“这是你师兄管见明管主任,主攻肿瘤内科。”

又对管见明说:“这是宁栀,你师弟。”

西泉医院没有血液肿瘤科,知道宁栀想要增加点治疗白血病的见识,危正平为了宁栀也愿意拉下脸联系自己的这个学生。

管见明算是危正平一手带出来的,对危正平的感情很深,也知道老先生的技术,没过几天就给西泉发来了正式的邀请函,邀请西泉的国医专家去津海肿瘤医院进行会诊。

津海肿瘤医院虽然听起来没什么名气,但是知道的人都懂这家医院在保守治疗肿瘤方面还是非常牛气的,经验十分丰富。

怎么说人家都是专业的嘛。

危正平拿到邀请函后,问宁栀:“要不要去看看。”

宁栀想要搬出去?

老先生第一个不同意。

如果不知道宁栀和杨峥的事情,老先生可能也就同意让他搬出去了。

知道了宁栀的性向,而且宁栀和男朋友杨峥又两地分居,一个在京都一个在平宁,他得好好看着这个孩子。

他可听说了同性的圈子特别混乱,千万不能让这个单纯的孩子被外面的人带坏了。

梁恺之十分赞同:“刚才那个心肝血虚的病人,开的药方十分合适,药材增减得十分合理。”

危正平点头,说:“我就说他在方剂上面非常有天赋,举一反三的能力特别强。”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当初宁栀应该跟他学方剂学更合适。

梁恺之不理他,问:“上次我跟你说的事,你觉得怎么样?”

危正平道:“我联系了个医院,过几天应该有消息,到时候咱俩带着宁栀过去看看,积累积累经验。”

宁栀对房子没什么太大的执着,不过他见宁成周和杨晓曼确实是诚心诚意想给他买房,便道:“要是您真的想买,不如把这个钱拿来赞助给我们研究所搞科研吧。”

“啊?”宁成周还以为是研究所哪个教授博士硕士搞研究缺钱了,特爽快地道,“你们研究所哪个教授做什么科研项目缺资金?缺多少?”

能进这个研究所的都是人才,儿子也是从那里毕业的,那里的教授同学维护好了以后也是他人生道路的人脉。

宁成周本着有一条人脉多一条路的想法还是很舍得拿钱出来给儿子铺路的。

“就是危老师和邬老师,上次你也见过的。”宁栀说,“他们在研究所有个方剂中心,准备研究我的药方。不过你也知道研究这个得花不少钱……”

毕竟年纪大代表经验丰富,见多识广。

老先生都作好了被宁栀摇人的打算,结果到下午快要下班了,老先生居然都没有接到摇人的电话,实在放心不下,索性跑到国医馆那边,结果看到宁栀给病人查体、看诊把脉、开方,一直都是一副有条不紊的模样,想象中手忙脚乱的场景根本没看到。

老先生欣慰之余不禁又有点失落。

危正平今天也有门诊,不过他下班早。

下班的时候过来瞅了一眼,私下里和梁恺之道:“除了太年轻之外,说实话我已经挑不出毛病来了。咱们如果不是靠着比他多几十年的经验,说实话跟他比没什么优势。”

平时面对病人的时候会比较克制,但是日常生活中这种严肃不苟言笑的性格就会特别明显。

老太太最近一直春风满面,别说学生还有医院的其他医生护士,就连病人都察觉出了不对。

只不过他们却完全猜错了方向。

七月宁栀拿到四证,注完册正式入职。

他是梁恺之内定的,没有转科。

邬和静一见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顿时笑着道:“你们现在这样,难道宁栀没有喊你一声老师,你没有把他当自己学生看?”

何必在乎那些虚名呢!

老太太说完施施然地走了。

走的时候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转过身进了办公室马上换了另一副脸孔,一个电话把自己名下的老博士新硕士全叫了过来,神情特别亢奋地道:“前些日子你们的宁栀师兄给你们提供了研究课题,又给你们拉来了经费,都给我好好干,谁也不许偷懒,每天除了吃饭睡觉都给我泡在实验里,早点研究出结果早点毕业,老是看你们这些熟面孔我都有点累了。”

赶紧把这一届送毕业,她好去捞新人,最好能捞一个像宁栀那样有天赋又勤奋还有钱的学生。

她只有一个要求,如果将来研究中心将宁栀治疗白血病的药方研究出来后,一定要优先给他们基金会的儿童治疗。

宁栀在星城呆了几天,看望了孔国权和田小薇之后,返回京都时还带上宁成周和王女士。

他去京都上班,宁成周和王女士则是找危正平和邬和静商量科研经费的事。

两位老教授没料到宁栀不过回一趟星城,居然还能拉到科研经费,顿时看宁栀的目光跟看小财神差不多。

“梁老这个学生收得好啊!”危正平不由得对梁恺之心服口服。

两位大佬都没有主动开口介绍宁栀,但能被危正平和梁恺之两人亲自带在身边,肯定有什么过人之处。

危正平点了点头,没见着病人他不好多说什么。

管见明已经听危正平说起过宁栀这个天才学弟,知道老师这回之所以来津海市就是为了让宁栀学习交流肿瘤内科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上车后给宁栀简短地介绍了一下医院的现况。

在肿瘤治疗方面,通常情况下还是依靠西医为主国医为辅的治疗方案。

不过近几年随着对国医的深入研究,国医在辅助治疗肿瘤疾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管见明说:“国医的优势就在于不管对肿瘤治疗的哪个阶段能都介入,患者化疗后配合国医治疗,能大副提高减毒增敏防耐药性,减少肿瘤复发,延长无瘤期。特别肿瘤患者姑息治疗期,西医治疗不管用的情况下,有效的国医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生命,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宁栀默默地听着。

宁栀想也不想地道:“去。”

危正平就道:“行,那我就带你去。”

老先生说这话的时候显得特别无所谓,内心却暗爽,隐隐有一种面对着梁恺之有扳回一局的胜负感。

看吧,你想研究白血病,我比你老师更有门路。

梁恺之听出他的言外之意,只是莞尔一笑。

真是作孽!

他都这把年纪了,不光操心徒弟的学业事业,现在连感情都要操心,简直了。

第134章

危正平有个学生叫管见明,是个肿瘤内科专家。

这个人很有几分本事,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研究国医对抗化疗副作用、增加化疗抗耐药性上很有几分建树,现在是津海肿瘤医院的肿瘤内科主任。

两位老先生在门口瞅了两眼,没有打扰宁栀,又像来的时候那样静悄悄地走了。

危正平下了班直接去研究中心。

有了经费,他这个老师比学生还勤奋。

六十多岁的老人家了,每天还在研究中心逗留到八九点才回家。

梁恺之则一路溜达到超市买了菜回家给学生做饭去。

靠他自己的那点钱连零头都不够。

之前他没提这事是因为那个时候研究起来确实有点难度,但现在他们连气脉运行都研究明白了,宁栀估摸着这些人说不定还真能把他的药方给研究明白。

他对这个世界的人的智慧非常有信心,肯定比他一个人琢磨要强。

宁成周一听,立刻道:“把你们那个危老师和邬老师的电话给我,我自己跟他们谈。”

他儿子的那些药方别人不知道,他自己还不清楚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